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88.252.23
  • 學位論文

「三言二拍」佛道人物形象研究

指導教授 : 康韻梅

摘要


論文提要 「佛道人物」乃是中國小說傳統中頗具份量的一種人物類型,從魏晉志怪到唐宋傳奇的文言小說體中,就不乏這類人物穿梭其間。到了宋元明白話小說興起,佛道人物的形象顯然有了更豐富的面貌,不僅繼承了文言傳統中的形象,也開創出通俗小說中更為接近人性的一面。本論文選擇「三言二拍」為討論文本,即因其篇幅眾多,人物類型齊全,而其佛道人物通俗形象的突出,也久為研究者所識,相關的論文著述亦不少,然而一般研究話本佛道人物形象者,大部分皆以「人物形象」為主題,因而通常將討論的文本降為較次要的地位,以探討小說中佛道人物形象的普遍意義,然而如此通常也忽略了文本的自身生命,與佛道人物作為部分小說有機體的整體關係;因此本論文希望能夠藉由同時突出文本與人物形象兩個主題的結構,以期得到全面與具體同時兼收之效。 在實際的討論上,本文由主題分類入手,於同一主題下討論不同類型的故事,再從這幾種類型故事中去探討其中佛道人物的形象及其意義。主要分為四個主題討論:佛道神異、人性心理、社會律法、性別空間。第一部份以「宗教」為主題,探討其作為宗教本質的神異傳統與其下幾類佛道人物形象。第二部份以「人性」為主題,探討在佛道戒規與修行考驗下的人物心理表現及其形象。第三部份則以「公案」為主題,針對社會及佛道人物的互動關係進行考察,以及探討佛道人物的非法形象。第四部分以「性別空間」為主題,考察的對象為「女性」與「尼姑」兩種身分兼具或轉換的人物流動形象。 在結論的部分,本文將「三言二拍」中的佛道人物形象扣合其他人物的評判標準,發現其大致上仍不出「三言二拍」的內在價值範圍,即以一普遍的人性心理與道德標準作為人物形象塑形的原則,因此無論是正面或負面的形象,皆仍符合「三言二拍」的整體創作導向的原則。

關鍵字

佛道 三言二拍 人物形象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Figure Buddhism Taoism

參考文獻


胡曉真〈才女徹夜未眠—清代婦女彈詞小說中的自我呈現〉,《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3期,1995.8。
高彥頤〈「空間」與「家」--論明末清初婦女的生活空間〉,《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3期 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
李國彤〈明清之際的婦女解放思想綜述〉,《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3期,1995.8。
葛兆光《道教與中國文化》 臺北:東華書局,1989。
論文,2002.6。

被引用紀錄


蔡鄢如(2011)。《二拍》道德與性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1.01051
歐陽立中(2016)。「三言二拍」舟船空間敘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601676
張倩雯(2009)。「三言」小說中的民俗題材研究──以節日、婚俗、數術為中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9.10112
戴為淑(2006)。城與人-《三言》中的臨安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0207200917340580
蔡佩潔(2009)。《三言》、《情史》共同本事作品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5598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