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81.165.210
  • 學位論文

社區地圖繪製之探討:以「發現台北•願景台北」計畫中的三個案例為對象

A Study of Community Mapping in Three Cases of “Discover Taipei•Vision Taipei” Project

指導教授 : 陳亮全

摘要


2004年開始的「發現台北•願景台北」計畫—由社區來繪製社區地圖與書寫社區故事,至今已成為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每年的固定計畫之一,本研究則以2006年計畫中的參與地圖繪製的三個社區為主要研究對象。對於公部門以及特別是社區而言,社區地圖的繪製經過了這段時間的推動與累積,如何能在後續社區營造相關工作的推展能有所助益?因此本研究由社區地圖應具備之內涵以及目前實際操作狀況進行探討,藉由兩者間之比較而找出落差所在,並分析出影響社區地圖繪製成果的因素。 社區地圖是啟動社區營造的工具,它能夠將社區民眾召喚出來,並透過操作過程中的學習、資料收集、討論、繪製等階段,提昇社區民眾的環境意識,進而更加關注生活周遭,亦可以促進民眾彼此間的交流與互動。更重要的是,原本個別的民眾能夠凝聚共識並形成社區共同體,並將操作的經驗與方法延續下去,形成社區內參與的機制;在繪圖過程中亦能夠發現問題,進而引發後續行動與改善動力。而負責推動的社區組織,也可藉此增加民眾對它的信任,並學習社區營造的技巧以提升經營能力,對社區能有更大的助益。 從社區地圖的內涵對應到實際操作情況,可發現落差反映在繪製過程中質與量的不足、繪製後的影響有限、地圖的使用三個方面。而經過三個案例的操作模式比較,可歸納出社區組織的主導性、參與繪製方式、如何持續地參與三個方面,則是影響社區地圖繪製成果的主要因素。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林宜?隉]2005)「地方地圖」之建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沛儒(1993)參與式設計之研究:專業者介入社區空間認同、動員與生產。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碩士論文。
Arnstein, S. R. (1969).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35, pp. 216-224.
Harley, J. B. (1990). Cartography, Ethics and Social Theory. Cartographica, 27(2), pp. 1-23.
Rundstrom, R. A. (1991). Mapping, Postmodernism, Indigenous People and the Changing Direction of North American Cartography. Cartographica, 28(2), pp. 1-12.

被引用紀錄


江秋君(2009)。以歷史變遷觀點探討社區營造方向〔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6%2fNPUST.2009.00092
芮光曄(2016)。「現實」與「理想」之間: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宜蘭工作室的參與式規劃設計實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2fNTU201610223
陳嘉雯(2011)。敘事性插畫地圖設計研究與創作〔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78-1511201110382187
陳藝茹(2015)。文化地圖及空間文化的再現與學習-以城南文學地圖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4-06092015003144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