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60.166
  • 學位論文

山區邊坡不穩定區塊範圍界定之初步研究

Preliminary Study of Unstable Area for Mountainous Slpoes

指導教授 : 林銘郎

摘要


邊坡穩定分析主要重心為安全係數計算,當邊坡安全係數小於1.0時顯示邊坡會發生破壞,然而真實之邊坡破壞應會隨時間而趨於穩定,因此本研究嘗試提出二種力學機制模式與一種自然地形機制模式,藉由網格間安全係數平衡模式模擬出真實邊坡破壞後之行為。 研究進行方式採用溪頭地區無限邊坡反算安全係數之結果,以各網格安全係數值利用三種模式進行平衡分析,雖說GIS的技術已經發展的非常成熟,然大部份功能仍以資料的儲存、擷取、和靜態分析為主,其在空間分析的功能上仍有不足,因此嘗試自行以其他程式語言撰寫網格平衡分析程式來解決軟體功能上不足之處,並配合GIS軟體作為展示,再探討空間分析後之結果,盼能以此舉克服山崩潛感分析之瓶頸,並提供日後研究參考。 研究結果顯示網格最小安全係數平衡模式可提升反算分析網格落於真實崩塌網格之比例達2倍,並可藉由網格平衡尋找出已崩塌卻未反算出之網格,反映出真實崩塌地形狀,因此本研究認為網格最小安全係數平衡模式可有效模擬邊坡應力平衡機制,且透過網格最小安全係數平衡模式即可將單一獨立之崩塌地串連起來,使其非但於位置上相符合,於形狀上亦極為相似,亦可有效反映出因豪雨造成之邊坡不穩定區塊平衡行為。此外溪頭地區平均坡度於35度以下之邊坡,其崩塌受累積雨量影響較不顯著,平均坡度於40度以上之邊坡則相當顯著,且於累積雨量超過300mm時發生大量崩塌,因此300mm累積雨量為溪頭地區崩塌門檻,且地下水位 (m值) 上升造成之不穩定區塊範圍,於邊坡坡度大於40度時,其不穩定區塊平衡所需之m值具有臨界點,當超過臨界m值才會發生崩塌。 利用Fortran程式進行網格平衡分析,確實是一可行之方式,除可不受限於GIS軟體之限制,另具有自行調整分析方式與擷取資料之便利性,對於未來進階研究極有參考價值。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工業技術研究院能源與資源研究所 (1990),「台灣省重要都會區環境地質資料庫調查報告」。
林峰田 (2002),「地理資訊系統課程講義」,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工業技術研究院能源與資源研究所 (2002),「崩塌地調查計畫 (北部地區) 成果報告」。
朱聖心 (2001),「應用地理資訊系統製作地震及豪雨所引致之山崩危險圖」,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錫堤 (1997),「數值地形及遙測影像在個人電腦上之應用」,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地形學講義。

被引用紀錄


李偉竹(2006)。結合岩體評分法與網格不穩定力平衡模式應用於廣域山崩行為之模擬-以溪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6.02245
張芳銘(2005)。應用規則網格演算於土石遷移模擬之研究─以溪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5.0070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