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9.214.32
  • 學位論文

非典型僱用:決定因素及其對組織階層化的影響

Nonstandard Employment: Determinants and Its Effects on Organizational Stratification.

指導教授 : 柯志哲

摘要


無論產品與勞動市場變遷、技術創新發展,或全球化等現象都為生產過程與人力運用造成壓力,企業組織必須以更有效的彈性策略來因應日漸升高的國際競爭。諸如部分工時、定期人員、人力派遣、外包等非典型僱用型態,都可能是企業提高彈性的選擇。然而,隨著非典型僱用型態在臺灣逐漸興起,相關爭議卻也未曾平息。特別對勞工而言,新僱用型態可能導致的不利益時有耳聞。因此,究竟企業為何使用非典型僱用,以及可能產生什麼影響便成為亟需探討的問題。 本研究使用勞委會2002年具代表性的大規模調查,探討臺灣企業使用部分工時、定期人員、人力派遣和外包等非典型僱用的情況。首先,以二元邏輯斯迴歸分析雇主使用非典型僱用的決定因素。其次,共運用次序邏輯斯迴歸和普通線性迴歸,進一步探討正職/非典型員工的薪資與福利差異,以及後者晉升為正職員工的可能性,藉以釐清可能的不平等現象與形成機制。 本研究發現客觀成本壓力仍是促成雇主使用非典型聘僱的重要原因。然而,諸如組織規模、資本來源、工會等因素,也對組織人力配置的外部化有顯著影響。因而在純經濟因素之外,必須同時考量組織結構本身及其內部行動者,才能更全面了解組織外部化的現象。 另一方面,資料顯示非典型員工的待遇處境不僅較正職員工差,在組織內晉升正職的可能性亦不樂觀。然而,客觀成本壓力卻非造成非典型員工劣勢的主因,甚至有不少正向影響。相較之下,當雇主主觀上為節省勞動成本而使用非典型僱用時,則顯著不利於非典型員工的待遇及其晉升正職。但若雇主因為其他原因而使用時,則呈現更複雜結果。此外,分析環境影響的結果也顯示,成本壓力固然對非典型員工晉升正職有顯著負向影響,但卻並非絕對不利其待遇分配。 整體而言,本研究發現有些現象並無法以直觀的成本邏輯解釋,故不可輕忽非經濟性考量的存在。因而本文也指出,討論非典型員工內部異質性的重要性,將有助於進一步釐清僱用型態與組織階層化的關聯。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非典型員工在法律歸屬的狀態,亦即由組織直接僱用(部分工時、定期人員)或透過雇傭中介僱用(人力派遣、外包)。此法律歸屬差異將對非典型勞工造成不同影響,進一步產生不盡相同的階層化效應,是相關研究不可忽略的面向。最後,本研究具體反映從組織層次(或雇主觀點)探討非典型僱用與階層化議題的重要,並且彌補個人層次研究的侷限。然而,未能同時考量正職/非典型員工的職務分配與區隔,則是日後組織階層化研究必須處理的重要議題。

參考文獻


鄭津津(1999)派遣勞動之法律關係與相關法律問題之研究。中正大學法學集刊 2: 237-256。
Ko, Jyh-Jer Roger (2000) Organizations' Use of Temporary Workers: Its Determinanta and HRM Implications. Sun Yat-Sen Management Review 8(International Issue): 47-78.
Abraham, Katharine G. and Susan K. Taylor (1996) Firms' use of outside contractors: Theory and evidence.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14(3): 394-424.
Baron, James N. (1984)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s on Stratificatio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0: 37-69.
Baron, James N. and Jeffrey Pfeffer (1994) The Social-Psychology of Organizations and Inequality.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57(3): 190-209.

被引用紀錄


朱韋慈(2015)。國內典型與非典型勞工薪資差異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5.01439
黃汝嬿(2008)。組織人力運用制度變革對正職員工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8.0227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