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7.104.248
  • 學位論文

國民小學教育國家認同建構之研究-以現行國小社會領域教材為例

A Longitudinal Study on the Education of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in Taiwan’s Elementary School Textbooks: With a Focus on the Part of “Understanding Taiwan’s Society”

指導教授 : 王佳煌

摘要


國家認同是政治社會化的呈現,國家機器可透過各種媒介來凝聚民眾對國家的想像,教育是其中的媒介之ㄧ。在教育的場域中教科書是知識傳遞的工具,國家可藉由掌控課程內容的編輯來傳達並複製其所欲打造的社會價值。 本論文針對教育部所頒訂1975年及1993年版課程標準與現行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進行檢視,以找尋國民教育課程中國家認同轉換的軌跡。且透過對教育現場使用的社會領域教材,進行教科書的「文本分析」以及「內容分析」以檢視教科書中所呈現的「台灣」所代表的是何意涵?政權轉換後民進黨執政下的教育機制所欲形塑的國家想像是何圖像? 透過對南一、康軒與翰林出版社編輯的社會領域課本的分析後,發現在教科書的編寫上「台灣」的圖像是被強化的,而「中華民國」的部份則是被削弱的;民進黨政權下的國民小學社會領域教科書,呈現的是「台灣主體意識」的建構。 建議與展望:1.教師教學應透過對話探討台灣現況與處境,引導學生理性思考國家圖像;2.教材內容詮釋上,教師訊息的轉化與傳遞,是學生建構國家想像的關鍵;3.在國民小學課程中,除社會領域外,語文領域課程編輯所傳遞的國家想像,也值得探究;4.國家圖像的打造並非在任一學習階段可以建構完成,未來研究除教育外,社會上影響民眾認同的媒介,亦是研究的要項。

並列摘要


The author conducts a longitudinal study on the education of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in Taiwan’s elementary school textbooks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the part of “Understanding Taiwan’s Society.” By adopting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Benedict Andersen’s “imagined political communities,” the author has engaged in text and content analysis and finds that there has been a significant evolution in Taiwan’s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education in Taiwan’s elementary school textbooks 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 since the deregulation of textbook publications.

參考文獻


葉志清(2005)。《台灣本土化教育論述的意識形態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
潘朝陽(2001)。〈「九年一貫 社會學習領域」國民教育中的「兩國論」〉,《海峽評論》,第9期,頁52-57。
鄭政誠(2003)。〈國小社會科教科書內容本土化之形成與省思-以臺灣歷史文本為例〉,《台灣教育》,第624期,頁2-8。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

被引用紀錄


聶孝如(2013)。戰後台灣國民基礎教育中的藝術圖譜 -國小美術教科書的分析〔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3/NTHU.2013.00611
范璽(2010)。應用強度調控多葉式準直儀放射治療技術在全身光子照射治療〔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99-1901201112020801
范璽(2010)。應用強度調控多葉式準直儀放射治療技術在全身光子照射治療〔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99-190120111548380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