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28.198.21
  • 學位論文

徘徊在傳統與現代交織中的表演 ――我在創作中對傳統戲劇元素的思考與應用

At the Intersection of Modern and Trational Performance

指導教授 : 林于竝

摘要


本文以我在2003年11月18、19日,於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T305實驗劇場所完成的畢業製作“京劇《鬧天宮》、《三英戰呂布》”為對象,其中以《鬧天宮》為主要論述內容。 在準備畢業製作、集中學習京劇的過程中,體會到京劇演員的訓練與演出之間有著緊密而完整的互動關係,而這點在台灣的現代劇場中是較缺乏的。在普遍以導演為中心的現代劇場中,創作表現於整體元素(演員、服裝、舞台燈光等)的調配與組合,但是演員依然是直接面對觀眾的媒介,卻往往因為缺乏較有效的訓練而難以達到身體質感上的準確要求,致使演出的完整性大打折扣。我試圖以非京劇演員的身份,親身進入京劇的操作過程,正是為了更深切找尋訓練與演出創作之間,“身體上”的關聯何在。這是身為劇場演員的我所急欲解決的問題。 一年之中從準備到完成這個製作,經歷了訓練、學戲、演出,我體驗到一種完全不同於劇場工作模式的方法,但對於演員整體素質的提升卻是十分準確而有效。事實上我也受益於這套方法,從中開始摸索更多新的素材,試圖回饋到劇場創作上。因此,我認為有必要將這個過程跟一些延伸出來的想法紀錄下來,希望能提供劇場創作者一個實際可努力的目標與方向。 另一個部分,在觀摩現代京劇演出的經驗上,我感覺到京劇被放在現代劇場的舞台上,是被壓制而缺乏活力的;演員與觀眾之間的互動也有被疏離的現象。因此我用模擬的概念,將演出空間改造,回復當時京劇發展時期的演出場景──茶館,讓自己與觀眾感受京劇另一種面貌;同時這個過程也值得在現代劇場做為一種借鏡,尋找表演空間與意義上更大的可能性。 以下是我在描述與分析上所做的分段: 第一章 自述我思索表演的意義,以及如何以劇場表演者的角度,開始從京劇的學習中出發,尋找空間與表演在創作上的關聯性。 第二章 以實際完成表演畢業製作的過程,描述分別在京劇表演空間營造與進入京劇表演的做法和收穫,並分析其中的得失與創作上的啟發。 第三章 整理我認知到京劇在創作上可能與可行的方法,並試圖藉此延伸我在劇團與自我規劃上的想法,摸索屬於現代劇場的訓練與創作系統。 衷心期盼,本文內容除了滿足我自己在表演學習上的需求外,也能夠真正做為其他創作者的參考,更希望京劇中的精華能夠從蒙塵中再度發亮,藉由不同的眼光發現屬於現代的新生命。

關鍵字

表演 演員 傳統 現代 京劇 武生 齊天大聖 李柏君 尚派 茶館 禮節 程式表演 空間 演員訓練 舞台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林幸慧,《京劇發展V.S.流派藝術》,台北:里仁書局,2004年1月
李伶伶,《梅蘭芳全傳》,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年
沈鴻鑫,《梅蘭芳周信芳漢京劇世界》,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年11月
周華斌,《中國戲劇史新論》,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年1月
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空的空間》,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年8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