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206.169
  • 學位論文

臺灣流行音樂評論研究

A Study of Taiwanese Popular Music Criticism

指導教授 : 王美珠

摘要


本研究以臺灣流行音樂評論的現象與環境為範疇,聚焦於以華語流行音樂領域為標的之評論,試圖理解臺灣流行音樂評論的形貌與背景,並探討政府當今大力推動之文化創意產業,在流行音樂評論環節應有之關照。 流行音樂於2010年已列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明定的產業類別之一,行政院新聞局也公布了臺灣流行音樂發展行動計畫;預計以5年為期,投入21.33億元。流行音樂產業在諸多政府利多消息的放送下,看似前景樂觀,然而我國流行音樂產值在近十餘年間逐年下滑,即使在政府協助下,生產、行銷的成本可望減低,但消費者的需求是否就能自此谷底反彈,仍是未知數。 文化創意產業係涵納許多社會、文化意義,源於人類共同的生活經驗創造而成,又流行音樂的產製係以多數民眾為訴求對象,理應存在有許多的討論、評述、詮釋、經驗分享,但現況卻是臺灣流行音樂公共論述的嚴重匱乏,相較於英、美等國在流行音樂刊物出版領域的悠久傳統,本地的流行音樂文字質量無法與音樂作品受歡迎的程度相比,似有缺憾。 探討其背後原因,可了解媒體與流行音樂產業存有一定程度的共生關係,導致真實聲音受到壓抑,然而從觀察《台灣流行音樂專輯百張最佳專輯》及其續篇之出版的現象做為例證,可知樂迷仍然存在對樂評的渴望、它們有助於喚起消費者對流行音樂作品的認同與消費欲望。 在政府開始投入大量資源發展流行音樂的同時,建議跳脫僅針對生產端補助的思維,而能透過鼓勵樂評創作發表、開拓樂評的網路平台與公共媒體空間,一併關照消費端的欣賞人口培養,裨益政策的落實。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黃孫權、張育章(1996)。音樂同仁誌。《破》47:18。
姚一葦(1996)。藝術批評。臺北,三民。
銘傳大傳科(1990)。台灣唱片業的過去、現在、未來。臺北:傳莘出版社。
漢寶德(2009)。當心,文化與產業兩失!,
林欣宜(1999)。當代台灣音樂工業產銷結構分析。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被引用紀錄


李清水(2016)。初級華語歌曲教材設計編寫原則之研究-以越南胡志明市商業華語培訓中心為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1600726
楊卓霖(2013)。華語流行歌曲黑膠復刻唱片經營模式之探討-以飛躍公司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06-1507201317074500
陳筱燕(2016)。馬來西亞吉隆坡地區中文獨立音樂節參與者互動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4-2808201620174800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