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8.77.98
  • 學位論文

台灣聲音藝術創作環境與展演資源之探討

A Study of the Creation Environment and Performing Condit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Sound Art in Taiwan

指導教授 : 廖仁義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臺灣聲音藝術的發展至今近20年,自科技藝術開始成為當代藝術的主流趨勢後,聲音藝術作品也開始受邀參與藝廊或美術館所策辦之展覽。我們需對這樣的現象隨提出的疑問是;聲音藝術如何被聽見、被看見於以展示視覺藝術為主的美術館裏?受限於聲音的物理特性,就空間性或規劃上,聲音藝術作品勢必需以更精緻細微的手法,思考作品(主體)與空間(客體)的對話關係。就聲音藝術原本的內涵與精神而言,其實還有著反叛宣言式的行動意涵在其中。對於藝廊或美術館等視覺藝術範疇來說,聲音進入除了視覺藝術不僅挑戰長久以來所仰賴的視覺藝術訓練思維,也考驗著對空間特性與展品規劃與執行能力,需進行另一種觀點的思考與論述。而聲音表演也更因橫跨表演藝術裡的戲劇、舞蹈與音樂等元素,使其相關討論與定義也更形困難與混雜。 本研究試圖從50年代西方思潮進入台灣後所帶起一連串自追逐西方文化之現代化、60年代前衛精神、70年代鄉土自主意識反撲、80年代解嚴後個人意識高漲之社會背景、至二十一世紀網路革命之時代脈絡,去窺探、進一步整理聲音藝術在台灣之發展樣貌;發覺台灣聲音藝術可從視覺藝術與音樂藝術等兩大脈絡切入觀點去對照;視覺藝術脈絡自學習西方觀念藝術、科技藝術等發展出聲音裝置、聲音影像等藝術型態。音樂學院發展則自序列音樂後對音樂本身之探討、以及台灣早期留學海外之音樂家,反台後將電腦音樂與樂器、本土音樂結合,這兩造聲音藝術之發展。而此兩方之聲音藝術發展也幾乎是截然不同之表現型態與模式。這兩類發展其實在台灣雖屬小眾,卻也似乎都持續的發展中。因而許多聲音展演活動,也因展演型態而發展出於戶外場地、美術館與藝廊、劇場、音樂廳、替代空間等不同之呈現場域。因而本研究也試圖藉由現有聲音展演活動之分析,以及探討表演場域、設備等展演資源,提出台灣聲音藝術於日後進一步研究與論述時,可能有的面向與建議。

關鍵字

聲音藝術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Sound Art

參考文獻


王俊秀(2001),音景(Soundscape)的都市表情:雙城記的環境社會學想像,台大建築與城鄉學報,10:89-96
林曉筠(2005),《電子電腦音樂發展於臺灣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史昀黎佳(2005),《戶外劇場空間規劃與使用後評估─以荒山劇場、臨水劇場、火劇場為例》,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10)。http://www.ncafroc.org.tw/techno3/ (2010/3/2瀏覽)
Firth Simon著,彭倩文譯(1993),《搖滾樂社會學》。台北,萬象出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