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163.58
  • 學位論文

擂臺即舞臺:職業摔角表演初探

Ring as stage:A study of professional wrestling

指導教授 : 林于竝

摘要


職業摔角(Professional wrestling)最簡要的定義為「任何以表演方式進行的摔角比賽,而比賽內容及結果都經事先計劃」,其混合了戲劇表演與運動競技,卻又同時不被兩者認為是正統項目。自19世紀末發展以來,職業摔角不僅做為現場表演,更在電視發明後迅速被大眾傳媒吸收,成為大眾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如目前職業摔角業界最龐大的公司WWE(World Wrestling Entertainment),能在145個國家收看;而在臺灣,早在1996年成立Z頻道之前,力道山、豬木、馬場等選手早已透過錄影帶進入臺灣人的視野中,自1997年中華民國臺灣職業摔角協會成立開始,臺灣也開始進行職業摔角的實踐,至今仍有IWL、TWT、NTW等三個團體持續活動,並不定期舉辦現場演出。 本研究首先援引了謝喜納的表演過程理論(performance process),透過前表演、表演、表演之後三階段的詳細分析,用以解釋職業摔角演出的始末,甚至是延伸至觀眾、整個社會的影響,呈現職業摔角演出在擂臺內外的面貌,並比較職業摔角與其他表演形式的異同。次而透過回顧文獻與實地訪查,初步記錄職業摔角表演起源自美國後,傳播至日本,甚而影響到臺灣的脈絡,以及臺灣職業摔角至今的發展現況。最後,將使用埃利亞斯的過程社會學(Figurational Sociology),與之所延伸的運動社會學(Sociology of Sport)觀點,來解釋職業摔角中的暴力與文明進程的關係。在為職業摔角表演進行初步論述後,文末在商業與學術面上提出展望,期許職業摔角表演及研究在未來能有更多發展的可能性。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王宗吉、林智偉。2007。〈從伊里亞斯(Norbert Elias)文明化過程的論述凝視運動場域中的暴力〉。《96年度大專體育學術專刊》:36-44。
石明宗。2009。〈「運動儀式」之研究-「技術動作儀式」與「再現文化儀式」〉。《運動文化研究》8:7-51。
林家麒。2010。〈從謝喜納的表演過程理論(Performance Process)分析WWE摔角選手的表演〉。《臺藝戲劇學刊》5:211-225。
張瑞興。2002。〈業餘角力與職業摔角及其關係之探討〉。《大專體育》58:114-117。
何春蕤。2010。〈溫情與驚駭當代臺灣刺青性別與階級的位移〉。《臺灣社會研究季刊》80:57-106。

被引用紀錄


楊承芳(2016)。停經期間婦女性功能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603024
鐘晨日(2002)。停經婦女攝取山藥對血脂、抗氧化能力與性激素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60320071912409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