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9.236.219
  • 學位論文

「台灣神」信仰之研究

The Research of the faith of 228 Tâi-uân-sîn

指導教授 : 張炎憲

摘要


台灣當前面臨相當嚴峻的困境,除了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的倒退,與台灣主體性的流失之外,對台灣有敵意的中國,運用文化和宗教統戰侵蝕台灣的威脅不減反增。有鑑於從政治到宗教矮化台灣人的統戰,民間出現另一種聲音,強調「台灣人拜台灣神,不作無根之民」,提倡台灣人的建國信仰,建構以台灣的主體為出發點,推廣「拜台灣神」的運動。此類似宗教的「台灣神」信仰,特別之處是強調公義和台灣主體的文化內涵,在台灣社會裡,是相當罕見的特例。本論文的研究目的歸納有: 1.探討「台灣神」信仰,這門擬似宗教、社會運動的文化現象。 2.瞭解「拜台灣神」運動發展的過程、內涵,及其強調的重點與目的。 3.探討信仰根據地「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設計元素、建置過程、紀念目的,以及吸引哪些認同者。 主張以台灣為主體的「台灣神」信仰,發展至今9年(2004-2013),以228做為代表性的抵抗符碼,透過49位「台灣神」典範所歷經的時代背景、面臨的問題、事蹟與貢獻,做為認識台灣歷史的活教材,建立台灣人的自信心與自立的勇氣,深耕文化基礎。推動方式是運用台灣民間一般世俗在祭拜祖先的型式,強調信仰的神聖性,第一階段從2004-2010年,運用社會運動方式宣揚「台灣神」的事蹟,以做為記憶的召喚。第二階段由2007年底至今,建設「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的信仰根據地,以扮演記憶場域中界的功能,透過莊嚴的儀式來強化「228台灣神」神聖價值觀的文化抵抗。信仰者,普遍能說出「台灣神」的生平事蹟,以及思索要追隨的精神與理念,並凡事透過民主機制決議而行。他們在推廣階段,面臨不同的挑戰並克服,其中艱辛的片段被深刻的保留成記憶刻痕,在受訪時轉變成心路歷程的證言。「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吸引到的參訪者,多是趨向國家立場認同相仿者。媒體性質工作者所感興趣的面向,聚焦在信仰的形成與園區建置的出發點。 有別以歷史悠久或具龐大規模的團體為主流宗教的研究對象,本研究是以台灣主體信仰特殊性取向為目標,意即研究社會運動類型的信仰團體,因此如有不周全之處,歡迎有興趣者採取其他角度切入解析。倘若日後出現批判「台灣神」的文章,筆者會虛心接受。「台灣神」組織相當重視網路傳播媒體,到底這會對「台灣神」的信仰產生何種助力,可再加探索。

關鍵字

228 台灣神 信仰 社會運動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228 Tâi-uân-sîn Faith Social movement

參考文獻


2003 〈讀國防部檔案選輯《雷震案史料彙編》〉,《古今論衡》9期:125-142。
2008 《杜老師人文館》。台北市:教育部。
2000 《黃信介紀念文集》。台北市:民進黨中央黨部。
鄭南榕紀念特刊編輯委員會
『自由中國』編輯委員會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