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186.173
  • 學位論文

台灣廟宇墀頭新元素:「憨番扛廟角」的分析研究

n/a

指導教授 : 溫振華

摘要


寺廟與大部分台灣人民生活息息相關,舉凡出生、考試、生病、工作、婚姻都會上廟宇祈求生活平安順利。寺廟本身的建築,也透露出人民討吉祥、求好運的心理。寺廟在台灣傳統信仰中是一個重要而明顯的象徵,分佈最廣,信徒人數最多。 寺廟的壁畫、石刻、雕塑,主要內容有忠孝節義、聖賢傳說、民間故事和歷史典故以及反應常民生活等。寺廟除了安定人心,還擔負著仁義禮智的教化功能。在清代,寺廟也如同現在的告示欄,百姓生活的資訊來源都有賴於寺廟。 本文選擇寺廟墀頭上的人物造型為主要研究對象,在台灣的南部寺廟中,常見一般稱為「憨番扛廟角」之建築構件,但對於「憨番扛廟角」的解讀,大部分文件或資料只停留在傳說故事的階段,一般民間的說法也就片段的依此說明,缺乏實際的調查與研究。 根據本論文的研究,「憨番」最早出現在台南市佳里區震興宮,製作者為葉王。此外興濟宮、社口林宅、朝天宮的「憨番」造型皆與震興宮「憨番」皆有相似之處。匠師以「憨番」為題材與匠師的時代有所關係。由於葉王技術純熟、作品皆有獨到特色,為一代宗師。當葉王在廟宇墀頭開始有「憨番扛廟角」人物造型後,成為匠師模仿學習的對象,也帶給後輩匠師在墀頭空間可以發揮創作的靈感。因此目前可看到每一間寺廟之「憨番」造型幾乎不同,但也可從中發現匠師學習模仿的影子。 「憨番扛廟角」起源於1860年代,當時受到台灣社會環境的變化影響,才有葉王製作「憨番」西洋人物交趾陶於廟宇墀頭上。時間經過多年,台灣社會上慢慢衍生出「憨番扛廟角」的傳說故事。後來的匠師施作「憨番扛廟角」時,就會依照傳說故事或已存在的「憨番扛廟角」樣式,加以重新塑造新的「憨番扛廟角」。

關鍵字

台灣廟宇 寺廟墀頭 憨番 人物造型 交趾陶 剪黏 泥塑

並列摘要


n/a

並列關鍵字

n/a

參考文獻


劉豐極,〈艋舺清水巖祖師廟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2009年5月
李福清(B. RIFTIN),《從神話到鬼話:台灣原住民神話故事比較研究》,晨星,1998年
李堅萍,〈台灣廟宇石雕與泥塑工藝表現形式之比較研究〉, 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莊敏信主持,《台南縣第三級古蹟佳里震興宮˙調查研究及修護規劃》,1997年6月,力園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出版。
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 )原著,《幸福建築》,先覺出版,2007年5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