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6.81.94
  • 學位論文

屏東里港藍鼎元在台家族的發展

The Development of Ding-yuan Lan's Family in Ligang, Pingtung

指導教授 : 溫振華

摘要


清康熙60年(1721)朱一貴事件,藍鼎元因隨族兄南澳總兵藍廷珍來台,開啟與台灣的關係。來台之後,探察各地的地理、軍事,以及風土民情。在平定朱一貴事件以及事件後如何經理台灣,提出具體和有意義的建議。因此在清治初期的政軍事務上,具有重要地位。藍鼎元諸子中,長子藍雲錦移居阿里港,憑藉其宗族平定朱一貴事件的功勳,和當時宗族的政治勢力,在阿里港周圍拓墾,是漢人集體拓墾阿里港之始。 本文透過文獻蒐集與田野調查,探討藍鼎元後代在里港地區的發展。在時間縱軸上,從清治時代藍家在阿里港的立基、日治時期的因應與興盛、戰後藍家子孫的轉型與認同,等三個階段來觀察。內容範圍涵蓋了「人」、「地」、「事」、「物」四種層面。「人」,是指藍鼎元長子藍雲錦一系,在台灣世代繁衍的子孫為中心,一脈相承,所表現出的面貌,以及與社會網絡裡所建構的人際關係。其次是「地」的部分,從藍鼎元後代移墾來台,在阿里港落地生根的過程,發展重點落在阿里港地區,希望能在文獻資料的整理過程中,了解屏東里港地區由清治、日治、以訖戰後,經過政權的轉變、社會經濟的變遷,在不同時期所呈現的不同面象。至於「事」,配合當時政治、經濟、社會的脈動,從中釐清藍氏家族在當時所參與的事件,並論述在政權更迭之際,藍家子孫如何適應,並創造出更輝煌的黃金世代,接著剖析政權再度轉換後,藍家如何面對局勢衝擊,作出轉型的舉措。最後的「物」,是研究、記錄「藍家古厝」積極未來的走向,觀察目前大厝內藍家人,如何以「藍家古厝」為凝聚家族向心力的基地,並以積極活化藍家古厝為目標,所做的努力。 家族史的研究,是地方開發研究的基礎,藍雲錦以原鄉的宗族功績,移墾到台灣,進而在地化,最後成為在地的地方領袖,繁衍至今近二百九十年,是一個值得做深入研究的家族。本研究也試圖以實際參與的方法,從過程中做最直接的觀察,探析目前藍鼎元家族積極發展藍家古厝的活化行動;期待凝聚家族向心力的目標,是否發揮了預期效果。以往家族史的研究,僅強調探討過去式的資料,而本文帶入藍家目前發展趨勢的觀察,讓這種現在式的家族史研究,呈現藍鼎元在台家族最新的發展圖象。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許雪姬訪問,《藍敏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
周婉窈,《台灣歷史圖說》增訂版。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9。
陳秋坤,<清代塔樓社人社餉負擔與產權變遷(1710-1890)>,《台灣史研究》, 9卷2期,2009.3。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出版社,1992。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南部碑文集成》。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被引用紀錄


林榮盛(2016)。邊緣人與新政權:清初福建漳浦藍理及其時代〔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60251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