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63.136
  • 學位論文

章如愚與《群書考索》中的人物與制度

指導教授 : 張元

摘要


類書的發展源遠流長,歷史悠久,內容包含了人與自然界的一切知識。「類書」是一種匯集資料的書籍,將經、史、子、集的內容重新分類整理,方便人們記憶、運用。人類的知識積累,在到達極複雜程度後,往往以特別的形式記憶儲存,類書的出現即是如此。中國自古以來的知識傳統,在宋代累積到達一個巔峰,使「類書」的文體大盛。因此,類書代表了人對過去知識的重整,也就隱含了當時人怎麼看待過去的線索。到了宋代,一方面有大型官修類書出現,一方面私修類書也蓬勃發展,而「類書」一詞也在宋代確立。   章如愚的《群書考索》在此時應運而生,書中除了匯集廣博的知識之外,更表達他的意見及對現世的關心,寄託了作者更深層的寫作意圖。但是歷來的研究大多注重於版本的考訂、功能的介紹。本文從學術史、思想史的脈絡來探討此書。首先考究章如愚的生平經歷,以及《群書考索》成書與發展的時代意義,並探討《群書考索》的思想與學風的關係。另外,考察《群書考索》的編纂方式與選材標準,從「人物」與「制度」兩方面著手。最後,對章如愚的個人生平以及歷史思想有一個統整性的意見,釐清他在南宋思想史的定位,藉此能對南宋的一般士人思想概況有更豐富的理解。

參考文獻


8.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台北:允晨文化,2003。
2. 王德毅等編,《元人傳記資料索引》,台北:新文豐,1982。
18. 陳雯怡,〈「吾婺文獻之懿」──元代一個鄉里傳統的建構及其意義〉,《新史學》,20-2(2009.6),頁43-113。
4. 田浩,《朱熹的思維世界》,台北:允晨文化,2008。
23. 劉祥光,〈印刷與考試:宋代考試用參考書初探〉,《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7(2000),頁57-9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