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52.15.112.69
  • 學位論文

戰後台語歌詩的成因與發展─兼論向陽與路寒袖的創作

指導教授 : 賀淑瑋

摘要


為求符合本文主軸:「對台語歌詩所具有的音韻現象,進行創作背景、創作訴求的關注」,筆者選擇以三個時期的台語詩作品作為討論對象。一面進行作品的外緣討論,一面說明詩人受到民間文學形式影響創作歌詩,並論析其寫作目的。 第一個時期:是1920年代中期至1930年代初期。這一時段正是初發展的台灣新文學趨向成熟的階段。伴隨著新、舊文學論戰,台灣話文論戰的論辯交鋒,「語言」成為台灣作家創作時的難題。與此同時,歌仔戲、台語創作歌曲,先後風行於世,而以淺易漢文書寫的歌仔冊,在民間更是流傳已久。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與文化刺激下,台語歌詩也有初步的發展。賴和便是此一時期裡,相當重要的詩人,在其詩作中,可發現他使用台語創作的用心之處,不只抄錄、整理民謠、歌仔,更取用相似的體材,反覆試寫,以求通達於民間。另外,在楊華、楊守愚的作品中,也可得到相同的共鳴。 第二個時期:主要以向陽寫作《土地的歌》的創作年限1977-1985年為主。在七○年代初期,台灣政治社會情勢處於急遽的轉變,詩壇也開始吹起寫實主義之風,但若深入細看,這一時期的詩作,仍是以抒情為主要風格。另外在七○年代的民歌運動之後,詩人與民歌手合作,成為詩壇接近群眾的主要形式,八○年代重要詩社《陽光小集》也延續嘗試此一親民路線,實踐詩的大眾化。然而,詩人對於新詩應具備的形式,仍多所堅持,不願在音韻、選字上退讓。 在這樣的背景中,筆者以為在七○年代中書寫台語詩的向陽,已在好韻重敘事的台語詩中,另行開創出異於華語詩作的寫作形式;作為形式實驗者的向陽,其在語言、形式上的實驗,不只是他個人詩美學的建立過程,也是戰後台語詩發展中的重要開創。在該章節的討論中,筆者以敘事、抒情之風格呈現其台語詩與華語詩的寫作差異,並指出向陽以諺語、歌謠的音韻特徵傳載彼時代的集體記憶,開創戰後台語歌詩的文類特徵。 第三個時期,則是以解嚴後十年為界,筆者嘗試歸結此一時期,台語詩創作方興未艾的主要原因;而在解嚴之後的台語詩創作者,對於歌詩又有怎樣的見解與創新?筆者以黃勁連、陳明仁、路寒袖三者曾出版歌詩集的詩人為例,其中又以寫作雅歌的路寒袖為深入討論的個案。 在這三者的作品中,將會發現此時的台語歌詩已朝雅俗兩個向度分化,有著更多重的訴求:它是為了懷念鄉土,它是為了重造台灣主體意識,它是為了提昇詩與歌的美感,有著各異的理想訴求。而在路寒袖的雅歌創作中,則可看出此一時期台語歌詩在寫作風格上亦由敘事轉向抒情,呈現出流行音樂對詩體的影響。整體而言,詩人依於漢字與台語語音之間,為提昇詩作意涵時,有意地揀用文字,追溯台語的文化根性;在強調土地情感時,則又依循民眾耳熟能詳的曲韻句式,強調語音上的情感認同,在雅與俗之間拉鉅,看似違和、矛盾卻開展出台語歌詩雅俗並置的特殊之處。 簡言之,戰後台語詩的發展在以華語為大的詩壇中,雖然較為晚出,但這是因語言政策與文壇環境所造成的「遲到」。筆者上探日治時代的台語詩,即在說明台語詩並非一突然迸生的文類,同時也說明了台語歌詩倚重的創作材料與靈感,來自於民間所熟悉的歌韻曲式。換句話說,於七○年代之後生成的「台語歌詩」,它所具有的音韻特徵以及它與讀者的情感連繫,都源自於台語文化潛流於民間的底蘊。然而,台語歌詩的發展也不是純然不變地一脈相承,台語詩的創作者依其目的與訴求,利用了語音與其記號(漢字),在古雅與通俗、敘說與抒情之間變通,使得「台語歌詩」的外貌,在台語詩與華語詩中顯得特殊、不同。

關鍵字

台語歌詩 台語詩 賴和 向陽 路寒袖 通俗

參考文獻


向陽(1980)《種籽》台北:東大。
葉石濤(1998)《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
曾永義(1988)《台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台北:聯經。
楊馥菱(2002)《台灣歌仔戲史》台中:晨星。
林燿德(1988)《不安海域》台北:師大書苑。

被引用紀錄


林美珍(2012)。「台語社」在戰後台語運動的位置與成就〔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3/NTHU.2012.0002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