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88.27.20
  • 學位論文

維他命C醣苷和熊果素對於B16黑色素瘤細胞抑制黑色素生成之研究

Studies on Complex Inhibition Effects of Melanogenesis in B16 Melanoma Cells via AA-2G and Arbutin

指導教授 : 吳文騰 朱ㄧ民

摘要


維他命C又稱抗壞血酸(L-Ascorbic acid),因具有生理的活性效果,因此在化妝品上廣為應用,主要有三種功能。首先,維他命C是一種良好的抗氧化劑,能有效保護皮膚細胞免於自由基的侵害。另一方面,維他命C能促進膠原蛋白生成,使得組織與組織之間能重新被修復。第三,維他命C被視為抑制黑色素的重要成分之一,它能減少黑色素生成。但是維他命C的缺點是經不起熱度及氧化容易被分解,因此開發其穩定衍生物以便保存使用。 維他命C醣苷(2-O-α-D-glucopyranosyl-L-ascorbic acid)為維他命C的醣化衍生物之一,不容易氧化,對環境穩定性佳,安全性高,因此用於取代維他命C。而熊果素(hydroquinone-O-beta-D-glucopyranoside)是一種由熊果葉抽取出來的成分,為藥用美白成分對苯二酚的醣化衍生物,其美白機制與對苯二酚類似但是熊果素對皮膚的刺激性較弱,衛生署對於此兩種成分個別有限制使用的濃度,因此本研究在此規範濃度之下,希望能在安全評估之下,以不同階段的美白機制,結合維他命C醣苷和熊果素兩種美白成分,確定結合後之美白成效,並利用HPLC分析維他命C醣苷和熊果素水解的程度。 在本研究中,我們以B16F0黑色素瘤細胞為測試平台,實驗結果說明在未調整pH值,16mM的維他命C醣苷培養液中,投藥12小時後,黑色素含量逐漸減少,酪胺酸酶相關活性(Phenolase activity)也隨著維他命C醣苷濃度增加而遞減。另外,在HPLC分析實驗結果顯示澱粉水解酵素(Amyloglucosidase)也能將維他命C醣苷分解出維他命C。調整維他命C醣苷培養液的pH值之後,發現抑制黑色素含量的效果變差。因此在同樣16mM維他命C醣苷,投藥12小時的環境下,結合不同濃度的熊果素和澱粉水解酵素,改善其抑制黑色素效果。以細胞實驗結果發現,在16mM維他命C醣苷、2mM熊果素和5 units/ml澱粉水解酵素培養液中,發現黑色素含量減少了48.8%,因此本研究結果,能提供結合不同美白機制的美白複合成分作為初步之參考。

參考文獻


2. Darr, D., et al., Topical vitamin C protects porcine skin from ultraviolet radiation-induced damage. Br J Dermatol, 1992. 127(3): p. 247-253.
3. Pinnell, S.R., Regulation of collagen biosynthesis by ascorbic acid: a review. Yale J Biol Med, 1985. 58(6): p. 553-559.
4. Shindo, Y., et al., Enzymic and non-enzymic antioxidants in epidermis and dermis of human skin. J Invest Dermatol, 1994. 102(1): p. 122-124.
6. Segre, J.A., Epidermal barrier formation and recovery in skin disorders. J Clin Invest, 2006. 116(5): p. 1150-1158.
7. Boissy, R.E., Melanosome transfer to and translocation in the keratinocyte. Exp Dermatol, 2003. 12 Suppl 2: p. 5-12.

被引用紀錄


馮苑琳(2011)。九節木葉部抽出物抑制黑色素形成與抗氧化活性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1.02137
黃貞穎(2010)。台灣重要入侵外來種植物之抗氧化及美白功能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0.02580
吳妮蓁(2009)。提昇農民平地造林所得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9.00357
盧佳葆(2010)。傳明酸水膠面膜的配方與品管方法的開發〔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78-060120111211346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