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4.63.87
  • 學位論文

論楊牧的「浪漫」與「台灣性」

指導教授 : 陳萬益

摘要


楊牧堅持文學創作五十餘年,詩,散文,評論,譯作等,均已卓然成家。一九九九年楊牧以詩集《傳說》和散文集《搜索者》兩本作品,入選「台灣文學經典三十」;散文作品並收錄於中學「國文」教科書,可謂完成了「典律化」的程序;二○○○年,更獲得了第四屆國家文藝獎之肯定。就某種意義而言,這不僅昭彰著楊牧在文學上的個人成就,亦是反映他的創作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精神特色,多元的視野,以及土地屬性,而能允為台灣文學的重鎮。 本論文將以楊牧文學世界中的「浪漫」與「台灣性」兩大面向為論述核心,探索楊牧為何能始終保持著高度的創作生命力,不斷地創新與求變,且在書寫的實踐上積極,精準地創作,深具台灣特殊質地的文學。在此,筆者必須先說明的是,本文使用「浪漫」,乃源自於西方文學史上的「浪漫主義」,雖跟此一詞彙息息相關,但並非完全沿用西方「浪漫主義」理論與思潮的意義。因此這裏的「浪漫」是企圖站在「浪漫主義」的基礎上,復又採取較寬鬆及彈性的定義。另外,「台灣性」一語,乃根據學者邱貴芬而來,「台灣性」並非單一僵固的定義,而是一種相對性的概念,在不同的脈絡裏將會展現不同的面貌,端看它被策略性擺在甚麼樣的位置來呈現,但其面貌仍必須受台灣社會歷史具體實況所限制。 全文主要可分為三大部分,首先從楊牧定下的「浪漫主義」四層意義著手,討論英國浪漫派詩人,濟慈,華滋華斯,拜倫,雪萊等,對他創作上的啟發和影響為何?而在這樣基礎下的「浪漫」,楊牧如何承其神髓,並擴充,發揚,為台灣文學注入了一種可貴的情調與精神風景。第二部分,筆者增添了「現代主義」,古典及傳統,與「變」的面貌,試圖找出楊牧創作中更多元的屬性和特質,希望有較為完整的指涉和觀照。最後,則在尋找楊牧文學世界中的「台灣性」的表現。究竟楊牧在創作與論述上如何展示台灣文學特殊的性格,面貌,與內涵?筆者初步擬出五個面向:一、從台灣意識開始切入,審視楊牧怎麼面對台灣被殖民的歷史和情境的問題;二,觀察楊牧追溯台灣文學歷史源流的過程,是否隱涵甚麼樣特別的啟示和建構意義?三、探析楊牧如何藉著把台灣放在世界的脈絡中去思考,而這之中的企圖與關懷為何?四、然後回到台灣本土內部,考察楊牧書寫的原住民族圖像,觀點的位移,和自我的反省;五、將楊牧所觸及「台灣性」的問題,統攝收束在他歷時十三年之久的散文創作「自傳三部曲」裏。 本文雖在討論一位作家,但意不在解讀他個人純粹的美學成就,而是望能透過他的思維與反省,創作的實踐,來找出一種典型,一種可供我們學習,認識,投入的,啟發我們更多的想像與關懷,讓我們願意相信人文所能發揮的力量,它能夠舉起沉重的社會承諾,喚起知識份子該有的責任意識,讓我們了解一個文學生命,代表的亦能是一個地域,所孕育出的深刻有情的文化意識和使命,那或許方才是我們要追求,且必須去加以了解與體會的。 關鍵詞:楊牧,台灣文學,浪漫,浪漫主義,台灣性,台灣意識,原住民族

參考文獻


吳潛誠,《靠岸航行》,台北:立緒,1999年。
《傳統的與現代的》,台北:洪範,1979年。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91年。
陳大為,〈詮釋的縫隙與空白——細讀楊牧的時光命題〉,《當代詩學,》第2期,2006年9月,頁48-62。
賴芳伶,〈孤傲深隱與曖昧激情——試論《紅樓夢》和楊牧的〈妙玉坐禪〉〉,《東華漢學》,第3期,2005年5月,頁283-31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