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175.243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長期以來,唐朝高適、岑參、李益等邊塞詩人筆下的大漠、飛雪、酷寒等西方邊塞與北方邊塞的場景吸引了眾人的目光,而唐朝北方邊塞與西方邊塞的邊敵也遠比南方邊塞的敵人強悍,致使南方邊塞及南方邊塞詩遭受長期的忽略,也使得人們忽略邊塞詩其實源遠流長。本文在第一章第一節先以《史記》、《漢書》與《後漢書》等史籍的記載,藉以證明「邊塞」一詞並非西方邊塞與北方邊塞的專用語,並以中國與南方邊塞其他國族所發生的戰爭為例,證明歷代的南方邊塞並不平靜。由於邊塞詩人在寫詩時,往往會汲取前人的創作成果並進行藝術加工,因此欲瞭解唐朝邊塞詩,勢必對先秦迄唐朝的邊塞詩發展脈絡有基本的認識。筆者以為邊塞戰爭存在已久,《詩經》的〈采薇〉、〈六月〉等篇屬先秦的邊塞詩,〈李陵歌〉、〈烏孫公主歌〉及〈武溪深〉等篇則屬於漢朝的邊塞詩。邊塞詩可依詩人是否親至邊塞而分為親歷型與懸想型,魏晉南北朝時以懸想型邊塞詩居多,且陸機、沈約、顏延之等詩人常以南北邊塞對舉的方式寫詩,可見「南方邊塞」一直存在。 唐朝的南方邊塞除了勢力最強大的南詔外,散居了許多被泛稱為蠻、獠的外族,這些外族常與唐朝發生軍事糾紛,《新唐書•南蠻列傳》曾點明南方邊塞外族對唐朝的殺傷力:「及唐稍弱,西原、黃洞繼為邊害,垂百餘年,及其亡也,以南詔。」 西原蠻與黃洞蠻釀成唐朝一百多年的邊害,南詔更被指為導致唐朝滅亡的元兇,這個論點雖然太過簡化唐朝傾覆的原因,卻反映了唐朝的南方邊敵足以折損唐朝國力的事實。 唐朝南方邊塞詩除了描寫唐朝與南詔在天寶年間的戰爭純屬懸想型外,親歷型邊塞詩為數不少,品質亦佳。詩人親至南方邊塞除了流放、遊邊及隨軍出征外,多為任官。唐朝南方邊塞詩的內容包含了南方邊塞戰爭,也包含了被逐出京城的貶謫詩人對南方邊塞的觀察及身處異域的感慨,而南方邊塞的毒瘴、含沙、酷熱及海島的風土民情都被納入詩中,使南方邊塞詩充滿奇特的異域情調。

關鍵字

唐朝 邊塞詩 南方 異域

參考文獻


王文進。《南朝邊塞詩新論》。台北:里仁,2000。
任文京。《唐代邊塞詩的文化闡釋》。北京:人民,2005。
屈萬里。《詩經釋義》。台北:文化大學,1980。
賴瑞和。《唐代基層文官》。台北:聯經,2004。
傅璇琮。《唐代詩人叢考》。北京:中華,2003。

延伸閱讀


  • Ng, K. L. (1995). 唐代邊塞詩硏究 [master's thesi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iriti Library.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9-1812201200010556
  • 劉奇慧(2010)。唐代節令詩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04751
  • 繆文傑、馮明惠(1975)。試用原始類型的文學批評方法-論唐代邊塞詩中外文學4(3),124-147。https://doi.org/10.6637/CWLQ.1975.4(3).124-147
  • 劉學銚(2013)。從岑參的邊塞詩看唐代的邊疆觀中國邊政(193),1-32。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a0000197-201303-201304220003-201304220003-1-32
  • 柳惠英(2006)。唐代懷古詩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6.01195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