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7.128.129
  • 學位論文

鑲嵌與自主性:台灣社區大學運動的發展模式與行動邏輯

Embeddedness and Autonomy: The developement models and strategies of Tawan's community university movement

指導教授 : 李丁讚

摘要


本研究以台灣社區大學運動的發展史為研究對象,探討1998年開始的社區大學運動背後的歷史動力,社會運動的自主性和國家扮演的角色三個面向。不同於以往各學門對社區大學的研究,本研究採取了國家-社會關係彼此鑲嵌的研究框架和概念來分析社區大學運動的成型、茁壯、衰敗、對抗、合作等行動邏輯,並且首度對台灣的社區大學進行發展模式的探討,研究中提出了「空降型」與「地方合作型」兩種的發展模式,以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的概念作為兩種模式下運動者的行動邏輯的解釋變相,從社會資本的概念出發,具體而微的追溯兩種類型社區大學的發展史和採取的策略。核心關切的議題是社區大學(社會)運動如何在與國家體制的互動下獲得自主性,高度仰賴體制資源的社區大學運動究竟是意謂著國家對社會運動的收編還是運動者能夠透過與體制的接軌達到運動的目的,筆者以鑲嵌(Embeddedness)的概念來描述社區大學運動中國家與社會運動、社會間的關係,研究發現在台灣的政治環境下,因為部分運動者對國家體制的高度不信任以致於行動展現了對抗意識,使得他們無法積極的將自身鑲嵌於地方的脈絡中,而成功的運動者除了能夠繼承地方原有的社會資本、社會網絡,也能夠透過對關係的投資將私人的資本轉化為具有現代意義的社會資本,將自身的行動與地方官僚、地方政治鑲嵌在一起,筆者認為這是互相培力(mutual empowerment)的起點,社會運動與官僚體制、地方政治間的互相培力是台灣下一階段民主的重要工作。最後,從對台灣社區大學運動的研究中,筆者提出關於社會運動自主性的兩個命題:一、鑲嵌得越深越能夠得到自主性;二、採取高度對抗意識的反而逐漸失去自主性。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2001,台灣環境運動的開端:專家學者、黨外與草根(1980-1986),台灣社會學2:97-162
吳介民,2002,解除克勞塞維茲的魔咒:分析台灣當前社會改革運動的困境,台灣社會學第4期,159-198
2003b,社大運動的里程碑,社大開學第六期
李柏諭,2005,公私協力與社區治理的理論與實務:我國社區大學與政府經驗,公共行政學報
2004,我國社區大學發展的政治社會學分析,收錄於成人的夏山,台北:左岸出版

被引用紀錄


陳良哲(2009)。理想與現實之間:台灣社區大學的社會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9.0221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