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44.222.138.70
  • 學位論文

近代崑劇藝術的傳承--「傳」字輩與當代崑劇藝人的傳承關係研究

指導教授 : 王安祈 陳華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崑劇表演藝術在乾嘉時期得到高度的發展,不僅重視表演規範,更注重表演藝術的傳承延續,這個時期形成的崑劇表演藝術的傳統,通常稱之為「乾嘉傳統」,其開啟了近代崑劇時期,我們現在看到的崑劇演出,被認定屬於這一時期的藝術範疇。二十世紀初期,在蘇州「崑劇傳習所」所培養的「傳」字輩藝人,可說是乾嘉傳統的唯一繼承人,他們並為此一傳統培養了新一代接班人(當代藝人)。本論文所要討論的,即是「傳」字輩藝人、當代藝人在此一傳統(近代崑劇的表演藝術)上的傳承關係,但並不將重點放在身段表演上一招一式的絕對繼承,也非繼承劇目數量的多寡,而是探討當代藝人如何習得崑劇表演美學的規律及精神,並將之實際運用在舞台實踐上的情形。 本論文分為兩大部份,首先以時間為脈絡,探討近代崑劇在現、當代的傳承。其次為近代崑劇既以「傳」字輩為總結,因此以傳字輩為基點,探討傳字輩對於當代崑劇傳承的脈絡及內涵。本論文主題分為四章,第一章探討「傳」字輩作為近代崑劇的繼承人,其養成的過程,以及其在出科之後持續學習、發展的情況。第二章討論中共建國後培養的第一代崑劇傳人,在兩種環境下(以團帶班:國風蘇崑劇團、江蘇省蘇崑劇團;戲曲學校:上海市戲曲學校崑劇班),從「傳」字輩學戲的經過。第三章以「傳」字輩為主軸,依各個行當家門的不同,將重點放在個別「傳」字輩到當代藝人間崑劇藝術傳承的具體情況。第四章則論述當代藝人在繼承了近代崑劇-「傳」字輩的崑劇表演藝術之後,如何將其內涵(重視角色人物)應用到自身的舞台呈現上,並如何發展。本論文的研究目的,即在於盡可能描繪「傳」字輩藝人到當代藝人間崑劇表演藝術傳承情形的原貌,並從中獲得崑劇藝術在新一個世紀繼續發展的關鍵。

參考文獻


4. 洪惟助主編,《崑曲辭典》(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2年)。
3. 劉心慧,〈上海崑劇團新編戲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5年。
參考書目
(依作者、編者姓氏筆畫排列)
一、專書

被引用紀錄


李雅婷(2011)。家學建構與傳承對清代才女文學的影響—— 以錢塘袁氏女性文學為中心探討〔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1903201314410916
徐麗雯(2012)。隨園女弟子金逸及《瘦吟樓詩集》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1903201314441501
黃琦(2014)。京劇開蒙戲研究〔博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0412201511595893
曾百薇(2015)。沈傳芷崑劇表演藝術承衍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4-07092015131636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