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52.14.150.55
  • 學位論文

<<東方雜誌>>之救亡思想言論的演變(1904-1937年)

指導教授 : 陳華

摘要


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不斷地受到西方列強的勢力的衝擊。《馬關條約》簽訂後,越來越多的知識份子開始警覺到,中國再不積極變法圖強將會滅國亡種。近代知識份子的時代使命為,把中國從清末那種衰弱落後面臨滅亡危機的悲慘境地中挽救過來,於是他們急切地想出各種「救亡思想」。為了釐清中國從清末至近現代這一段時間,知識份子所提出救亡思想的演變與轉折,筆者選擇了素有中國近代史資料庫美稱的《東方雜誌》,對1904年至1937年間的雜誌內容進行深入地分析探討,透過這樣的探討,釐清這段時間現實的政治局勢與救亡思想的轉折與演變。 本文的內容的第二章是先對《東方雜誌》進行概論性的介紹,探討雜誌與商務印書館的關係、主編、銷售量與讀者等。後面第三章至第五章為救亡思想的分析主軸,將這三十四年依救亡方式的轉折分為三階段來探討,第一階段為一九○四年至一九一七年為支持民主政體救國;第二階段為一九一八至一九二七年, 討論以民治政治救國;第三階段為一九二八至一九三七年,主張民族主義救國與反日本帝國主義。 本文顯示由「經營層級」(商務印書館)與「編輯層級」(東方雜誌編輯)兩股勢力結合而成的《東方雜誌》,如何在既要顧及文化救國的時代使命,又要顧及現實的雜誌銷售量的情況下,如何去調和與折衷。再者,除了顯示輿論救亡的限制外,也看到了雜誌對啟蒙的努力。

參考文獻


楊成瀚所著的《感知配享與生命政治:1911-1929以杜亞泉及《東方雜誌》的論述為例》,此文為二○○七年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的碩士論文
李達嘉,〈民初聯省自治運動的發展及其侷限〉《實貨月刊》,14:11,第12期,1985,頁60-77。
朱浤源,〈清末新民叢報、東方雜誌和民報對立憲的意見下〉《食貨月刊》13:9/10 ,1984年,頁424-442。
朱浤源,〈清末新民叢報、東方雜誌和民報對立憲的意見上〉《食貨月刊》13:7/8 ,1983年,頁302-318。
《民立報》(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會, 1969)。

被引用紀錄


萬雅筑(2011)。《商務官報》與清季經濟資訊網絡(1903-1911)〔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4248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