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89.193.172
  • 學位論文

明清的西學中源論爭議:以曆算與自然知識為中心

指導教授 : 黃克武 黃敏枝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明清以降,西學開始東漸,受此影響,明清士子持續討論著中學與西學的關係,爭論著西學是否源自於中國,還是有其自身發展脈絡?本文的主要問題是:中國士子如何面對西學東漸?為了瞭解此一問題,筆者試圖以明清的西學中源論爭議為課題,探索其中過程,釐清其歷史發展與流變。 本文核心共分三章。第二章,剖析明清西學中源論的歷史發展脈絡,討論明末到清末的西學中源論發展和流變,並且約略分成三個階段。第三章,呈現明清異於西學中源論的見解與反對西學中源論的論述存在著某種連續性,亦約略分為三個階段。第四章,藉由分析《天演論》的文本,探討《天演論》作為反西學中源論的存在,具有何種意義與影響力。 本文顯示:在西學東漸之初,明末士人已然形成兩種大相逕庭的見解,時序上幾乎同時產生。一個是西學中源論,主張所有西學都是源於中學,日後成為明清處理西學的主流論述。另一個是由不同於西學中源論演變到反對西學中源論的思想過程,主張西學實有自身的源流,與中學無涉。相對於西學中源論而言,這個思想過程始終是少數人的觀點,直到嚴復集反對西學中源論方法於大成,在《天演論》中呈現出來,局勢才發生了倒轉的可能。《天演論》的風行也成為晚清西學中源論日益衰弱,最後消失無蹤的部分原因。

參考文獻


杜正勝,〈形體、精氣與魂魄-中國傳統對「人」認識的形成〉,《新史學》,第二卷,第三期,1991,頁1-65。
張朋園,《知識份子與近代中國的現代化》,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2。
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日本京都:中文,1981。
李澤厚,《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90。
潘光哲,〈張自牧論著考釋劄記—附論深化晚清思想史研究的一點思考〉,《新史學》,第十一卷,第四期,2000,頁107-10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