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147.53
  • 學位論文

戰後跨時代作家的台灣餘生錄--張文環《地に這うもの》與龍瑛宗《紅塵》合論

指導教授 : 陳建忠

摘要


張文環與龍瑛宗在日治時期都是文壇上極具代表性的台灣人作家。戰後兩人皆因故擱筆30年,直到一九七○年代才有計劃地創作發表了書寫台灣人殖民記憶的長篇小說--《地に這うもの》與《紅塵》。可是這兩部作品得到的關注與討論卻非常有限,而目前關於他們的學位論文,主題也多圍繞他們在日治時期的作品與活動。本論文以張文環《地に這うもの》和龍瑛宗《紅塵》二書為討論焦點,針對這兩位活躍於日治時期,戰後長時間沉寂,再度重回文壇的台灣人作家的復出之作,進行比較研究。試圖在關於他們數量豐富、主題卻多集中於日治時期的研究著述裡,開展出一個新的討論方向;也期盼能夠觀察在時局變化風起雲湧的七○年代,經歷日治時代的台灣老作家,為何且如何,在新的時代提筆寫「台灣」。   本論文透過對兩人在台灣文壇戰前戰後的位置轉變,到從工作崗位上屆退休之齡,卻在文學之路上重新出發的過程探討,觀察到張文環和龍瑛宗一生未放棄書寫台灣人故事的熱情,縱使兩人復出的長篇小說在語言和內容上,都未獲台日兩地閱讀市場青睞。而針對《地に這うもの》和《紅塵》各自進行文本分析後,可以發現張文環和龍瑛宗都寫出了一段背離「民族抗日」的單一敘事、充滿個人情感經驗的日本殖民記憶,小說中台灣人對身份認同的抉擇,也非憑依血緣歷史,而是以平安、生存為重。《地に這うもの》和《紅塵》在成書過程與情節內容上,都呈現了台灣人被殖民歷史在戰後缺乏關注的困境,同時也顯露出偉大民族想像和微小個人現實經驗的落差。

參考文獻


蕭阿勤,〈抗日集體記憶的民族化:臺灣一九七○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日據時代臺灣新文學〉,《臺灣史研究》第9卷第1期(2002.06),頁181-239。
胡紅波,〈龍瑛宗筆下的寒村和枇杷莊風情畫〉,《成大中文學報》第12期(2005.07),頁65-80。
王惠珍,〈第一回大東亞文學者大會的虛與實:以龍瑛宗的文藝活動為例〉,《台灣學誌》創刊號(2010.04),頁33-60。
陳建忠,〈熱帶的憂鬱:談龍瑛宗文學中的幾種植物〉,《新地文學》第10期(2009.12),頁65-69。
張文薰,〈由「現代」觀想「故鄉」:張文環〈山茶花〉作為文本的可能〉,《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期(2006.0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