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115.195
  • 學位論文

微網誌上的溝通互動與人際關係 - 以Plurk為例

指導教授 : 陳瑞樺

摘要


摘要 本文以噗浪(Plurk)為例,嘗試理解微網誌上的人際互動形式與過往的形式相較下有了甚麼不同?媒介特性在這個差異之中扮演了甚麼樣的角色?被微網誌中介後的人際關係,會呈現出甚麼樣的面貌與轉變呢? 從訪談與對話內容分析中我們發現,噗浪上互動的形式基礎來自於個人社群,這是以個人為交往、溝通聯繫中心發散出去的線下所有的交往關係,同時並陳在微網誌這樣的一個線上平台上,形成噗浪上人際關係的基本架構。 從媒介特性中我們歸納出內容彈性、空間彈性、時間彈性與對象彈性這四重媒介彈性。以個人社群架構為基礎,字數限制下反促成了內容彈性,而溝通中介、訊息廣播普羅化等都讓互動門檻降低了,讓更多的人能對眾人發聲、展演自己、回應他人。空間彈性讓我們超越物理距離的限制,突顯當代生活裡人際間既存卻隱而不顯的微交集而增加了互動的素材,同時也在當下空間的隔離及與其他空間的連結中,轉化對於空間的感受與意義,更連結這些不同空間裡的人際網絡。 時間彈性與對象彈性則相輔相成,讓對話可以歷時性地存在,互動隨時可以再活絡,也讓不同的對象可以隨時加進互動之中,對話義務也因此被稀釋了。對象彈性同時讓原本各自不同的生活敘事有了交疊的機會,本來可能不熟的人可能因此見縫插針找到互動的契機。但對象彈性所賴的正是個人社群架構的不斷擴大,這卻也會造成過大的資訊流,使得個人焦慮於自己的微小聲音被淹沒在訊息洪流裡了。 在這樣四重彈性的互動情境裡,整體噗浪的使用氛圍趨於戲謔,主題常常變動著形成歪噗,這種互動形式使得使用者即使能藉著噗浪上的聯繫,得以亢奮於過往關係帶來的集體記憶之中,享受著恍若一體的不孤單,但卻也因之難以全然投入,無法共享相同的心理狀態,而終究難論及集體層次的記憶再製或是進一步的凝聚。此故人際關係在線下生成後,線上我們進行著維繫,但難有脫離線下關係脈絡的線上革命性轉變。 但同時我們仍須指出,微網誌互動所創生的是未來關係發展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並無法僅在線上就有顛覆性發展,但卻能提供回到線下情境時,進一步溝通與互動的機會,微網誌上的互動與線下關係因而是補充性的也是放大性的。 關鍵字:噗浪、Plurk、微網誌、Microblogging、社交網站、SNS、網路人際關係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plurk SNS microblogging

參考文獻


蔣昕,2010,《臉書上的一張臉譜:社交網站上的劃界與展演》。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薏仁,2011,《網路群眾文化及其民主意涵-以PTT Gossiping看板為例》。台北:
方盈潔.,2009,《微網誌使用行為研究:以PLURK使用者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Dimaggio, Paul, Eszter Hargittai, Russell Neuman, and John Robinson. 2001. "Social Implications of the Internet." Annual Reviews of Sociology 27:307-336.
Beer, Dr David. 2008. "Social network(ing) sites...revisiting the story so far: A response to danah boyd & Nicole Ellison."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3:516-529.

被引用紀錄


黃上銓(2013)。「鄉民」的誕生:線上論壇中認同語意及娛樂功能之歷史考察〔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3.01386
俞又文(2012)。探討高中及大專學生之溝通內容與媒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2.00863
吳宇翔(2016)。從華人文化的面子、關係與和諧談Facebook政治參與的自我展演〔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7-190120171621303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