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7.182.45
  • 學位論文

我們不曾爭議過─雪山隧道的工程實作與文化分析

指導教授 : 傅大為

摘要


本論文嘗試採取一個較少被關注的取徑,讓雪山隧道的「爭議」成為被分析的主角,觀察它的內容以及結束的機制。這種取徑隱含了一種期待:透過爭議分析揭露技術運作的真實面貌,並使得將來類似雪山隧道這種超大體型的新成員如何融入我們的社會,成為我們(而不只是工程師)必須共同面對的課題。 系統失靈往往成為爭議的起點,但系統失靈的研究卻時常專注於意外發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防堵這些漏洞,因為意外而引發的爭議,以及技術在爭議中的後續發展似乎並非其關注的焦點。為此,這本論文的其中一個企圖,就在於將系統失靈對於技術運作的熱情關注,納入爭議研究的視野中,我們一方面描述了TBM此一巨大機器的失靈狀態,及其引發的爭議;另一方面,透過爭議研究的視野拉長觀察的縱深,觀察工程師為了消除爭議,讓TBM繼續運作,採取了什麼策略。 本論文擬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談TBM的爭議,第二個部分談TBM的工程實作,並在最後一個部分討論工程論文的形成與談論這些事件的方式。在第一個部分,讀者會看到爭議切割出兩個世界觀,一個是社會的,另一個則是技術的,他們各自擁護了TBM受困的原因;在第二部分,當進入工程實作之後,讀者又會發現這條社會與技術的界線趨於模糊,在設法讓TBM脫困,繼續前進的「鋪軌」過程中,工程師面臨的困境並不純然是技術性的,也有社會的脈絡;而在最後一個部分,我們則回過頭分析相關的論文如何談論這件情。 我們的視野或許得益於STS的諸多理論(實驗室研究、實驗者的回歸、詮釋彈性…等等),但如何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行動,仍有進步的空間。或許我們還需要一種Winner式的關懷,才能體認到技術不確定性的問題,已經不是技術所能解決的。從這個角度看來,「我們不曾爭議過」並非意味工程師的實作無可挑剔,只有當「非專業人士」見縫插針時才會導致爭議,工程師只要堅持專業便可迴避爭議;相反的,我們認為反對者始終未曾碰到問題的核心,才是使得爭議的層次始終停留在官商勾結或操作不當等次要戰場上,難以觸及工程文化的核心。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李國維(2006),〈三孔平行隧道開挖應力互制行為數值分析〉。台北:台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研究所碩士論文。
—,〈立法院第三屆第四期預算委員會第11次全體委員會會議紀錄〉,《立法院公報》,第87卷04期。1998年1月5日。
張吉佐、侯秉承、劉弘祥(2004),〈台灣山岳隧道工程技術之回顧與展望〉。《地工技術》100: 93-106。
李慶龍(2001),〈隧道鑽掘機於湧水不良地質開挖災變處理案例探討〉。《地工技術》84: 77-86。
鄭文隆、張文城(1998),〈高度破碎及湧水帶TBM施工技術之案例探討〉。《地工技術》66: 5-2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