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9.82.23
  • 學位論文

競技運動員的生產、訓練生活和團體文化-甲組射箭運動隊的民族誌研究

指導教授 : 陳明祺

摘要


本論文主要研究台灣高中甲組射箭運動隊的訓練生活,探討射箭運動員接受訓練的原因。本研究認為,經濟動機並非影響高中甲組射箭運動員長期參與一貫化培訓的主要原因,文化因素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首先,運動績優升學制度利用國人升學主義之文化特質,激勵國、高中學生投身射箭運動訓練。此一制度設計使高中甲組射箭隊教練得以吸收國中部的優秀運動員進入高中甲組射箭隊,並且強制執行嚴格的訓練規定和生活要求,讓青少年運動員在高度控管的訓練空間中日益精進,達到國家一貫化培訓的政策目標。 在運動績優升學的政策架構下,運動參與者認為參與甲組運動訓練可以獲得更好的教育機會,因此加入射箭隊以透過運動獨立招生管道進入高中、大學。在政策的誘因之外,運動競賽中追求勝利獲得的成就感和刺激感,訓練過程提供的社交性、校隊象徵的榮譽身份、追尋國手資格的夢想和過程,都是吸引青少年拋開乏味的讀書生活,走向甲組專業運動訓練的原因。 不過,高中甲組射箭訓練生活相當嚴苛,教練採取專業化的方式訓練。每天訓練有嚴格的時間表,規定何時進行團體操練,何時測分比賽,何時休息。生活有生活規範,飲食、睡眠、社交都受到限制。一進入甲組射箭隊,隊員必須立即的服從與融入團體,個人自主的空間較少。高中甲組射箭隊像是一個類全控機構(quasi-total institution),隊員身處其中日常活動由明確且正式規範強制施行,這些規範、規定、規則構成單一理性計畫,以支持機構目標的實踐。 在高中甲組射箭隊中,教練有極高的權威。教練經常透過執行體罰和獎勵,向隊員傳遞榮譽、團結、紀律、服從的運動價值。隊員在訓練實踐中,也逐漸認同運動場域的行為準則,進而要求自身和團體中的他人在行為上合於運動價值。在運動團體的社會化影響下,高中甲組射箭運動員習慣於每天受訓的生活互動模式,並且持續再生產團體互動模式和運動價值。 但是,研究也發現,運動主體並不是全盤接受主流運動價值。運動隊是一個動態的文化團體,青少年在團體中彼此互動、溝通,有時也會形成有別於主流運動價值之文化元素,對既有的運動訓練體制進行反抗。

參考文獻


曾瑞成,2009,〈建構學校區域運動人才培訓體系〉。《學校體育》6:32-34。
王俊權、李昱叡,2009,〈教育部學校運動績優選手培訓體系與具體措施〉。《學校體育》6: 25-31。
黃毅志,2008,〈如何精確測量職業地位?「改良版台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 151-160。
林文蘭,2009,〈紅土「工廠」:原住民成為棒球選手的勞動體制〉。論文發表於「台灣社會學會」,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民國98年11月28日至29日。
蔡侑霖,2003,《競賽作為一種生產:台灣職業棒球勞動過程的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被引用紀錄


黃米豪、蔡明昌(2019)。以家長觀點探討臺中市國小學童跆拳道運動之參與價值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6(3),32-51。https://doi.org/10.6214/JSRM.201909_16(3).0002
韋怡如(2014)。當足球遇到升學:一所高中女子足球隊學生升學決定之歷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3-211020161358096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