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178.157
  • 學位論文

高中歷史科資深優良教師教學經驗分析--以教學信念為主軸

HASH(0x19c024d0)

指導教授 : 張元

摘要


目前國內的歷史教學研究領域之中,已有一些針對學生學習歷史的研究,尚未有針對歷史老師教學的研究。本論文期盼藉由對五位高中歷史科資深優良教師教學信念的研究,使年輕的中學歷史老師從中得到啟發與收穫;同時也期盼讓更多研究者了解第一線高中歷史老師的想法。 本論文主要的研究方法為訪談,寫作分析以教學信念為主軸,將五位資深優良高中歷史老師累積多年的智慧凝聚在一起。探討的內容包含:歷史教師自我主體意識的建立、歷史教學目標的追尋、歷史課程的信念、歷史教學評量的信念。 雖然目前國內整體的環境對於高中歷史老師的教學而言,並不是那麼有利,包括學生、家長、社會大眾長期以來所形成的刻版印象;歷史老師自己也不是完美無缺的聖人,而會有自己的侷限,但五位高中歷史科資深優良老師都認為,即使面臨這麼多教育問題,還是必須堅持自己的歷史教學信念,這是作為高中歷史老師無可推卸的使命與責任。 改變的關鍵就在於歷史老師本身,必須擁有自己的歷史教學信念,並能在歷史課堂上貫徹實行。每一位優秀的歷史老師都必定擁有獨屬於他個人、令人感動又值得探索的歷史教學信念。每一位高中歷史老師都應該清楚了解自己的歷史教學信念:高中歷史教學的意義是什麼?我要讓學生在歷史課之中學到什麼?對於每一位高中歷史老師而言,這都是最根本的問題;在思考這些問題的同時,歷史老師自己的主體意識就能逐漸地建立起來。 當歷史老師個人的教學信念變得明確之後,在面對「如何組織自己的歷史課堂」、「如何進行教學評量」等實務層面的工作時,都會比較清楚要怎麼進行,即使在教學的過程中遇到一些難題,也多能迎刃而解,找到調適與解決的方式。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高強華(1992),〈教師信念研究及其在學校教育革新上的意義〉,《國立台灣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34期。
張元(2006),〈歷史教學的新程式--故事、閱讀與書寫〉《台大歷史學報》,37期。
單兆榮,〈哪一本該聽誰的?教科書與歷史詮釋權的解放〉,《人本教育札記》213期,2007年3月。
劉威德(1999),〈教師教學信念系統之分析及其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A. K. Dickinson (1984),陳冠華譯,〈評量、測驗與歷史理解〉,《清華歷史教學》12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