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2.240.21
  • 學位論文

我們賴以生存的「戲」:試論歌仔戲圈的國家經驗

HASH(0x1c98ec10)

指導教授 : 謝國雄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文試圖由微觀的角度,探討歌仔戲圈作為一個邊陲的、「不透明」的社會群體,如何漸次被納入現代國家體制,以及歌仔戲從業者如何經驗國家治理的過程。筆者提出日治時期至今國家對歌仔戲的「治理」,以及知識份子對歌仔戲的接受史,在性質上由「風俗治理」、「意識型態治理」轉變為民國七0年代迄今的「文化治理」──透過「文化場」的機制(審查、監督、評鑑)與知識份子的參與,歌仔戲圈開始自願性地對國家「告白」、透明化自身,而國家機制則進一步滲透至歌仔戲的表演美學、劇團組織經營型態與創作模式的治理。然而臺灣歌仔戲在官方政策主導下進行的「精緻化的制度化」過程中,卻使藝人與自身的「藝」在某些層面上產生疏離與異化的現象。筆者透過討論近年來歌仔戲圈重要的四項爭議,提出以「藝」為中心的反思──「藝」為歌仔戲藝人的主體性所在,亦是歌仔戲圈能動性的來源;並討論作為「銘刻在身體上的技藝」,「藝」的累積與傳承在現代劇場及學校體制之中面臨到的困難。最後,從訪談中歌仔戲藝人「講戲」的口述資料,分析戲文中呈現的政治經驗,以及「作戲」如何影響歌仔戲圈對國家、社會秩序的理解。

關鍵字

歌仔戲 文化治理 國家 江湖 口述歷史

並列摘要


HASH(0x1c999270)

參考文獻


2000 <《三國因》研究>,第二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
2004 <國家研究>,收錄於《群學爭鳴:台灣社會學發展史,1949-2000》,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大綱先生百歲誕辰戲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1~67。
2007 <從精緻到胡撇-國族認同下的台灣歌仔戲論述>,《民俗曲藝》□ □□□55:79~110。
2007 <催化與自發:新世紀臺灣歌仔戲的新戲路>,《民俗曲藝》155:□□□□□11~150。

被引用紀錄


陳誼珊(2014)。從藝術下鄉到文化運動:紙風車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的意義形塑與民眾參與〔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3/NTHU.2014.00063
邱佳玉(2012)。臺北市大龍峒保安宮家姓戲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5/TNUA.2012.00104
陳幼馨(2009)。臺灣歌仔戲「胡撇仔」表演藝術進程與階段性特質〔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9.02970
蘇怡安(2009)。歌仔戲古路戲劇目的敘事程式與變形程式探論〔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4-0208200920055100
黃佳文(2012)。臺灣歌仔戲跨文化編演與詮釋──以《梨園天神》、《梨園天神桂郎君》為研究對象〔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190320131445414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