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33.223.189
  • 學位論文

轉型時期中國草根組織的發展:行動策略與網絡關係

HASH(0x1c9d0110)

指導教授 : 陳明祺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1978年以後鄧小平定下的改革開放路線為中國帶來近代發展的重大變革,中國所經歷的不僅是經濟體制的改革,更是一場社會與政治場域的轉型與挑戰,面對許多伴隨轉型而生的矛盾,中國政府的治理方式受到挑戰,進而促使後社會主義時期的中國國家社會關係進入一個轉型階段。此一迥異於毛時期的國家社會關係為何?是否國家極權控制的弱化與限制,為市民社會的發展提供更多可能空間?若是,這個空間的可能性如何?本研究從近年草根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的崛起與發展來理解上述提問。 從改革開放後的社團管理法來看,這一管理體制的特色是企圖透過掛靠關係將社團納入國家的統合治理之下,然而當制度執行在現實當中,其非預期後果是約有百分之九十的社團組織無法進入註冊門檻,亦即有百分之九十的社團並不在此掛靠關係之下。因為這樣,地方政府對社團組織僅採底線式的控制,因此在地方政府與社團組織之間出現了治理的灰色地帶。灰色地帶的存在顯示了草根組織面對的機會與限制,機會在於政府對社會服務的需求以及其控制能力的有限,限制則來自政府的監控並沒有消失,只是轉為他種形式,如原則性的控制或間歇性的清整。在這一現實之下,草根組織便發展出一套「利用機會,迴避控制」的行動邏輯。在第三章裡,筆者延伸Saich的分類,將草根行動策略分為迴避與協商兩類,並分別描述其中的具體內容,而這兩個策略類型事實上也與上述的草根行動邏輯是一致的。到了第四章,筆者則是把討論的焦點放在草根組織的橫向網絡關係,以及促成草根網絡形成的要素,如培訓或網路的應用。這個章節的內容將討論本文的研究發現在哪些方面回應了最初的問題意識。最後,筆者根據研究發現認為,在政府的底線控制下,草根組織在與政府的關係中,不僅是被動的一方,而是能夠使用策略以調整雙方的關係,並且在草根組織之間也逐漸生成出交織的網絡關係,此一觀察對於轉型期間的中國國家社會關係變化具有一定的意義。

關鍵字

非政府組織 草根 策略 網絡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NGO grassroots strategy network

參考文獻


Chamberlain, Heath B., 1998, “Civil Societ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China Journal 39: 69-81.
Chan, Anita, 1993, “Revolution or Corporatism? Workers and Trade Unions in Post-Mao China.”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29: 31-61.
Ding, X. L., 1994, “Institutional amphibiousness and the Transition form Communism: The Case of China.”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4(3): 293-318.
Ma, Quisha, 2006,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Contemporary China: Paving the Way to Civil Society? New York: Routledge.
Madsen, Richard, 1998, China’s Catholics: Tragedy and Hope in an Emerging Civil Socie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