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8.105.31
  • 學位論文

港台八零年代以來華語電影之製作趨勢與未來展望

The tendency of Chinese film production and its future prospects in Hong Kong and Taiwan from 1980s

指導教授 : 宋文理 張維安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二十世紀義大利哲學家葛蘭西對「民族語言」的定義曾提出以下說法:他認為一個人必須理所當然地學會使用民族語言,始能與生活在不同文化的人們有所接觸;民族語言的優勢在於既能使一種文化充分表意,又可確保在世界通行無阻,反之方言則做不到這點。乍讀之下,華語電影幾乎肩負著相同的使命,它除了最低限度能使一部影片得以在華人世界順利流通,而在國際上則成為華人電影文化傳遞的重要媒介。 這篇論文的主旨為探究一九八零年代以降,促成當代港台電影產業形態與文化形塑轉變的關鍵因素,並且整理出其中三種主要影響的製作趨勢之演變發展:第一種起自中國政府推行改革開放政策,以各式優越條件吸引大批香港製片人、導演赴內地拍攝電影的中港合拍片模式。第二種源自三地新浪潮電影所累積的經驗和名聲,進而鼓勵不少電影工作者循著國際影展路線尋求合夥投資、開發國外票房市場。第三種則是參考當代韓國電影受到本土觀眾大舉支持的成功經驗,再回過頭來檢視近幾年與多數華人觀眾背道而馳的華語大片現象。綜合以上三者,本文除了試圖指出儘管華語電影無疑成為三地電影工作者共同的未來嚮往,然而根據不同的製作趨勢與文化理念,最終展現的實際成果和效應也未必會吻合一致 ;除此之外,更盼望能對台灣電影以《海角七號》為代表的復甦現象作初步的回應和反思,而在此基礎之上思考另一種華語電影之製作趨勢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劉紀雯,2009,〈國家符號的消失?:當代加拿大電影的商業導向與全球化〉,《藝術學研究》第五期,頁137-146。
楊照,2007,〈為甚麼會有鄉土文學論戰:一個政治經濟史的解釋〉,《思想》2007年第6期,頁71-86。
彭小妍,2008,〈女人作為隱喻:《色|戒》的歷史建構與解構〉,《戲劇研究》第2期,頁209-236。
馮建三,2002,〈反支配:南韓對抗好萊塢壟斷的個案研究:1958-2001〉,《台灣社會學研究》第47期,頁1-32。
黃毓秀,1995,〈賴皮的國族神話(學):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鄭樹森編,台北:麥田出版社。頁277-32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