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54.152.5.73
  • 學位論文

「Ila!回霧台!」: 從霧台長老教會談青少年團契的返鄉與文化教育

指導教授 : 蔣斌

摘要


摘要   近三、四十年來,霧台社區的族人為了追求工作和教育機會,而產生一波波外移潮流。許多青(少)年從小在都會區長大,或是在部落讀完國小,就必須到外地繼續升學。隨著部落中青(少)年長期的缺席,不僅部落事務的重擔落在長輩肩上,部落的傳統文化也逐漸面臨失傳的危機。   2005年,霧台長老教會建立青少年團契,號召旅外青少年參加,每週末回到部落聚會和做禮拜,也開啟文化教育的契機:首先,部落情境提供青少年最自在的學習環境,也重新維繫他們與族人之間的社會關係。第二,透過寒暑期營隊,團契青少年在各種部落場域中進行具傳統文化意義的教學課程與活動,向部落耆老學習傳統的知識、技藝和倫理觀念。雖然這些文化課程與活動的內容,在某些方面經過教會和牧者/長老的篩選與詮釋,特別是去除傳統祖靈、巫師信仰和祭儀的部分,以基督教信仰和生活取代之,但傳承的意味仍在;如此也正反映當地基督教信仰和魯凱文化的揉雜現象,並呈現一種教會的內部社會再生產機制。   此外,霧台長老教會青少年在當代部落社會中被賦予的社會角色產生了轉變,在社區事務和活動中只能擔任輔助和學習的角色,與過去作為部落中流砥柱的情況大不相同。不過在參與的過程中,他們學會分擔長輩的工作、了解部落的近況、激發對部落和文化的情感與認同,不僅具有傳承意義,也鼓舞了部落長輩。可惜的是,霧台長老教會雖透過信仰凝聚並帶領青少年返鄉、實施文化教育、號召族人參與部落事務和活動,但也因為教會/教派和信仰價值觀的差異,使族人間產生隔閡及區分他我的現象。   最後,對霧台社區的旅外族人來說,霧台是故鄉、也可能是基督教信仰的中心。即使教會歸屬和家庭背景的差異,影響他們對部落活動與事務的認同感,也會產生不同的返鄉型態,但從他們的返鄉行動與過程中,都可以看到許多「朝聖」意義和特質。尤其是霧台長老教會青少年團契和寒暑期營隊的運作模式,具有宗教性、週期性和中介性等朝聖特質,不僅使其穩定而持續地發展,也是它與一般國家教育體制外的文化教育制度最大的不同點,可以提供台灣教育人類學和原住民族教育研究一個十分新穎的視角。 關鍵字:青少年團契、文化教育、部落情境、台灣原住民族教育、朝聖過程

參考文獻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2006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教會法規。台南市:教會公報。
雅幼滋.娜白(Yayuc Napay)
2004 美國部落學院的發展對台灣原住民部落大學的啟示。原住民教育季刊36:117-130。
  2001 「社區有教室」:九年一貫課程的一條活路。師友月刊413:38-4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