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184.214
  • 學位論文

公共的親密空間:當代北京咖啡館研究

Public Intimate Space: Coffee Shops in Contemporary Beijing

指導教授 : 陳瑞樺

摘要


本研究試圖透過北京咖啡館,觀照中國城市社會的轉型與特質,以及北京某部分人的社會關係和生活面向。咖啡館在不同時期具有不同意義,而它一直是象徵「公共領域」的代表空間之一。隨著人們將家人或朋友的情感交誼活動搬到家以外的社會空間,原本象徵公共領域的咖啡館,是不是也正在形成一塊親密、甚或私密領域? 透過三個月的田野調查以及歷史資料蒐集,本研究首先梳理北京咖啡館的發展歷程及其背後的意涵,包括1970年代附屬於高級西餐廳的咖啡館;1980年代因為消費革命興起以及因西方消費、文化熱潮而得以進入中國的速溶咖啡;1993年,北京的獨立學術書店萬聖書園創立,並於2002年新增給予知識份子交流激盪思想的「公共咖啡館」,醒客咖啡;1997年,臺灣人在北京開的「文藝咖啡館」雕刻時光正式營業;生活風格美學化的環境更在兩千年展開連鎖以後,連同星巴克,讓咖啡館與小資劃上等號;2005年之後,一批承襲醒客咖啡的公共情懷、雕刻時光的生活美學的「個性咖啡館」,於北京大小胡同鳴放。 本研究認為胡同裡的個性咖啡館正是當代北京咖啡館的新興類型,並援引列斐伏爾( Henri Lefebvre)和哈維(David Harvey)對「空間的生產」之詮釋,分析咖啡館的空間實踐、空間再現與再現空間。做為「生活空間」的咖啡館,一方面是店主自我實踐、社會實踐的產物;一方面也為在北京受挫的中產或小資,提供了能在「理想化的家、工作場所與城市環境」之間來去自如、調節轉換的親密、私密空間,以逃離在北京生活的異化之苦。然而,咖啡館帶給這個階級屬性的歸屬,卻是對另一個階級的排除。 然而就咖啡館本身而言,店主們對自由的選擇,帶給北京城裡一群也需要自由、同時有能力和意願進入咖啡館的人,一個溫暖歸屬的親密空間;也是在這樣的基礎上,咖啡館正緩慢但卻不停些地朝向公共性邁進。

參考文獻


張祐偉(2009),《向左轉、向右轉——北京四合院在中國社會主義路線修正過程中的轉化》,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尹嬿(2009)。〈民初上海咖啡館與都市作家〉,《中國飲食文化》,5 : 1,頁55-103。
王志弘,2009.04,〈多重的辯證:列斐伏爾空間生產概念三元組演繹與引申〉,《地理學報》55: 1-24。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著,王寅麗譯(2009),《人的境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David Harvey著,王志弘譯(2008),《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邁向不均地理發展理論》。臺北:群學。

被引用紀錄


許家瑜(2017)。咖啡館之島:台灣獨立咖啡館的夢想、工作與文化〔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040120181611440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