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54.87.17.177
  • 學位論文

戰後台灣國民基礎教育中的藝術圖譜 -國小美術教科書的分析

指導教授 : 陳瑞樺

摘要


本論文以美術教科書作為研究對象,來探討戰後台灣國民基礎美術教育的發展,觀察不同時期的藝術家/美術教育家、工作者,如何在配合台灣政治、經濟的發展下,運用自外國接收到的美術教育理論,傳授學童不同的藝術圖譜?不同時期透過這些美術教育內容,能夠培養國民什麼樣的個人創造力、國族認同以及對世界的想像?這些美術教育的轉變方向與背後邏輯為何? 研究結果發現,在個人創造力培養的教學中,創造力元素的轉變是依據西方美術教育思潮而發展。鄉土情感與國族認同的相關內容,從強烈的國家意識,轉變成多元地方文化的認識;從國家邁向未來的進步想像,轉向強調鄉土的懷舊意象。關於世界的想像,則是在藝術鑑賞教學精緻化發展的過程中,趨向多元卻特定的解釋。   美術教育的特殊性在於它同時肩負了啟發學童創造力和凝聚國族情感的目標。這兩個看似矛盾的目標,就讓這個專業知識的發展形成一種悖論。從當前藝術的發展來看,美術的創造力來自於對社會的反思或批判,它的可貴在於以創作方式推進社會文化。然而,作為一個國民基礎教育,它的本質在於跟隨政府政策的指導方針,設計課程。   在美術教育發展史中,我們看到的是一門專業知識從啟蒙階段發展到日漸成熟的過程。威權時期的美術教育工作者,沒有證明自己學科有用的需求,他們當時的能動性表現在如何於黨國意識型態框架的束縛下,給予學童一個自由創作的空間。在威權轉向民主的時代,整體社會注重經濟發展,這就將美術教育工作者的能動性,轉而朝向讓美術成為一個專業學科而努力。為了變成一門專業學科,在國家干涉、社會變化的過程中,美術一步步調整對於「創造力」的設想。這過程就結果來講或許成功,但美術作為一個推動社會文化的力量,也在為了符合社會期待下降低了。在專業化過程中,美術從主動培養創造力的學科,轉變成被動、培養學童審美的學科。

參考文獻


趙志龍 (2007),〈國民小學教育國家認同建構之研究-以現行國小社會領域教材為例〉。中壢市: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袁汝儀(2006),〈1930~1960年間的自由畫:台灣美術教育思想初探〉,《藝術教育研究》第11期。
林曼麗(2000),《台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台北市:雄獅。
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
Elliot W. Eisner, 1997, Educating artistic vision,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