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94.102.228
  • 學位論文

解嚴後台灣電影中的青少年成長/幫派經驗及其文化分析

指導教授 : 陳建忠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文以解嚴之後,一九九○年代的五部台灣電影:《少年吔,安啦!》(1992)、《忠仔》(1995)、《黑暗之光》(1999)、《青少年哪吒》(1992)、《麻將》(1996),作為討論範疇。   嘗試透過文本分析的方法,試圖析理上述電影作品中的青少年成長經驗。台灣電影中青少年的成長議題,並非首次出現在一九九○年代,解嚴以前一九八○年代兩平行發展的台灣新電影風潮、校園學生電影,都具有頗富代表性的青少年成長作品,在這些作品中,對於影響台灣社會甚鉅的政治體系,僅以背景淡化處理,因此,一九八○年代的青少年成長作品,普遍呈現正面成長經驗與結果,充滿清新、健康的色彩。   觀察解嚴後一九九○年代,台灣電影青少年成長經驗此一主題的呈現,透過幫派題材與其相關符碼的運用,構成截然不同於一九八○年代的青少年成長作品。電影作為一種再現的系統,本文試圖從電影文本析理三方議題:「父系認同的失落與徬徨」、「青少年的成長空間」、「青少年的成長結局」,觀察父親形象所具的意涵以及青少年主角如何面對父親?其次,聚焦於青少年主角與其成長空間的關係,分析他們如何介入成長空間?其中蘊含了什麼樣的關聯?最末,則是分析青少年主角的死亡結局,梳理交織其中所蘊含的張力,進而輻輳當代的景象與文化意義。

參考文獻


王童,《香蕉天堂》,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
陳坤厚,《小畢的故事》,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3。
李紀舍、黃宗儀,〈東亞多重現代性與反成長敘述:論三部華語電影〉,《中山人文學報》,96年冬季號,2007.12,頁65-85。
羅永生,〈解讀香港臥底電影的情緒結構和變遷〉,《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005.12,頁145-177。
黃毓秀,〈賴皮的國族神話(學)—《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鄭樹森編《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1995,頁277-326。

被引用紀錄


張嘉盈(2015)。本土熱血: 近年台灣電影中鄉土與青少年的矛盾尋索〔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2%2fNCTU.2015.00042
Chen, P. H. (2012). 從「紅葉」到「黑鷹」:台灣棒球醜聞的文化再現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Airiti Library.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1903201314435234
方筱函(2012)。青春成長藍圖──以電影《九降風》、《酷馬》與迷你影集《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200220131536357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