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7.196.217
  • 學位論文

釕金屬及鋨金屬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合成及探討

Synthesis and Study of RuII and OsII Sensitizers for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指導教授 : 季昀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在本文中,藉由不同染料分子設計研究搭配元件上最佳化,期許能獲得高效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主要分為以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合成出一系列利用雙牙配位基所合成出來的釕金屬錯合物,改變以往用較不穩定的 NCS 單配位基,利用 pyridine pyrazole 來進行合成,並且修飾上不同延伸共軛的取代基,如 thiophene 及 EDOT 製作染敏常見的延伸共軛官能團,並且引入硫原子觀察其變化;另外將 pyridine pyrazole 改成 pyridine triazole 來調控 oxidation potential,發現將 pyrazole 置換成 triazole 後 oxidation potential 被拉低大約 0.3 eV,吸收光譜藍位移進而導致 Jsc、效率降低,而此系列效率最高的可以達到 10.2%。另外在這系列觀察到當濃度做些許改變吸收光譜也跟著些許的改變,因此推測為 anchoring group 的羧酸基去質子化的產生;在高濃度下會較為紅位移,有可能是因為去質子化的程度很小,導致 anchoring group 的羧酸基還保有兩個氫原子,使 anchoring group 較具有拉電子性,excited state oxidation potential 被拉低,因此能階變小導致紅移現象;當低濃度下大約 1.0  10-5 M 時,推測有可能為 anchoring group 的羧酸基去除兩個質子,因此利用理論計算來模擬以上情況。 第二部分,合成出一系列中心金屬為鋨的染敏錯合物,在 2012 年本實驗室發表了以鋨為中心金屬並以三牙配位基所合成的染料,其吸收光譜可紅位移至900 nm,IPCE 光譜則可延伸至 1000 nm,而此部分利用雙牙配位基的分子設計方式合成鋨金屬染敏錯合物,首先先利用 pypzCF3 來進行合成,得到效率為 4.2%,主要是因為 oxidation potential 太淺,因此在電解液中做修改調控 I− 濃度,最終優化到 5.56%,之後進行染料上的修飾修飾上大立障官能團 t-Butyl 減少charge recombination 發生,但由於 H oxidation potential 還是太淺效率只有 6.08%,因此想把 pyridine 置換成 pyrimidine 增加拉電子性,期望把 oxidation potential 拉低,但 pyrimidine 卻會和電解液產生作用力導致效率不如預期只有 6.0%。 第三部分,在 anchors 延伸共軛,將 bipyridine 換成 pyridine quinoline 或是 biquinoline 可增加 π 共軛,使光譜吸收能夠更加紅位移,然而卻發現效率卻不如預期的提升最好的也只有 6.59%,因此經由理論計算發現,由於將 bipyridine 變成 pyridine quinoline 或是 biquinoline 會使得結構扭曲,導致吸附量下降 Jsc 降低效率也就跟著變差。 第四部分,延續 2009 年的研究方向,將第一部分效率最高的染料配位基運用在 PRT 系列上合成出兩顆染料,階有不錯效率分別為 10.81% 及 11.16%,此系列雖有 NCS 單配位配位基,但仍然有不錯的長效穩定性,經過 1000 小時高溫下的測試只有衰退比例僅大約 2%。

參考文獻


Ito, S.; Takeru, B.; Grätzel, M. J. Am. Chem. Soc. 2005, 127, 16835.
(8) Robertson, N. Angew. Chem. Int. Ed. 2006, 45, 2338.
(10) Zhang, M.; Yamaguchi, A.; Morita, K.; Teramae, N. Electrochem. Commun. 2008,
(11) Reynal, A.; Palomares, E. Eur. J. Inorg. Chem. 2011, 2011, 4509.
P.; Vlachopoulos, N.; Graetzel, M. J. Am. Chem. Soc. 1993, 115, 638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