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7.150.89
  • 學位論文

從巴特(R. Barthes)的符號論解讀「18%優惠存款利率改革方案」的可能意義

Interpreting the Meaning of “Reform Plan for Referential Interest Rate" From the View of Roland Barthes's Symbolism

指導教授 : 黃鉦堤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研究的論述要旨為從巴特的符號論解讀18%優惠存款利率改革方案的可能意義。本文首先是將「18%優惠存款利率改革方案」視為巴特符號論中所謂的符號(sign),然後探討符號的「意義」,其一方面具有直接意指,另一方面則有源於直接意指,卻超越直接意指的文化意義,而文化意義可因吾人對於神話的閱讀心態之不同而可區分出含蓄意指、迷思與象徵三種。 據此,本文提出以下結論: 1.羅蘭巴特的符號論將符號的意義分出語言層次與神話層次,而在神話層次可以有三種閱讀類型做為解讀。本文並指出符號五種特性。 2.「18%優惠存款利率改革方案」的提出有其時代需要。而改革的複雜過程中面對各種支持與反對聲浪,使得「18%優惠存款利率改革方案」變成是一個多方利益角逐,乃至各說各話,呈現許多不同意義解讀的標的。 3.本文認為「18%優惠存款利率改革方案」可以視為一個符號,並指出可以將其視為符號的四點理由。 4. 透過巴特的符號論的意義分析模式對「18%優惠存款利率改革方案」的分析,吾人得知「18%優惠存款利率改革方案」的直接意指是「18%優惠存款利率改革方案」是用來革除過去18%優惠存款衍生出的弊端的一套方案。而第二層次的三個閱讀類型則指出,「18%優惠存款利率改革方案」的含蓄意指是軍公教人員18%優惠存款為政府造成財政負擔同時也產生社會不公義的現象,因此有必要實施改革。而迷失義則指出「18%優惠存款利率改革方案」最後只是輪為政治操作的手段與掩飾財政問題的藉口,事實上並未真正解決問題。最後象徵義指出「18%優惠存款利率改革方案」是一個政治運作的過程,同時也是因應潮流下的做法。 5. 本文作者比較相信迷思義的說法。亦即是整個改革方案的形成與決策過程其中充滿著政治操作與朝野攻防互動,利益重分配的結果所帶來的是對財政問題的掩飾,其結果並未真正解決問題,反而帶來更大的政治紛爭。這種筆者所採信的可能意義是一種經由各個可能意義的研究之後所選擇的相信,可以說是一種否定後的肯定。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一、 專書
林鍾沂,2001,〈行政學〉,三民書局。
黃鉦堤,2007,〈政治學方法論與行政分析立場〉,台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張錦華等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二、 期刊

被引用紀錄


藍夏瑩(2012)。臺灣軍公教優惠存款制度之政治經濟分析1958~2011〔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2.1023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