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8.101.95
  • 學位論文

抗爭與回歸——原住民自辦刊物《原報》《獵人文化》的文本分析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論文第一部份主要是就台灣原住民的客觀環境與刊物的關係來論述。第二章是原住民自辦刊物的歷史背景分析,說明刊物的產生不僅是趁原運興起之便,也是國內外環境轉變對原住民的衝擊所造成,而刊物內容亦與這些議題習習相關。第三章是原住民知識菁英的族群思考,先概述日治時期原住民知識菁英的族群思考,接著是原運刊物與八○年代原住民知識份子的關係,最後一部份則是比較以上兩間代原住民知識份子思想的差異。 第二部份則是在原運轉型期的創刊的原住民自辦刊物《原報》《獵人文化》為分析文本,各要處理兩個重點:一是從刊物內容著手,分析其議題、刊物性質,以及是否有再三強調的重點議題;一是以創刊人台邦.撒沙勒與瓦歷斯.諾幹的思想為目標,探討他們選擇以刊物來發聲的動機、回歸部落的原因與理念、關於原運的看法,以及原住民知識青年對部落發展的責任。 《原報》《獵人文化》處在原運回歸部落的初期,兼具抗爭與回歸雙重特色。一方面接續自《高山青》以降的抗爭傳統,把原運精神帶進部落,試圖使原運議題在地化;另一方面,刊物建構出回歸部落初期的理論與可行方法,並帶領族人從事部落重建的文化工程。

關鍵字

原住民 刊物 原報 獵人文化 回歸部落

參考文獻


2000《第一民族: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憲法意義》,台北:前衛
2005《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國會路線》,台北:國展會
2005《桃園老照片故事2 泰雅先知:樂信.瓦旦故事集》,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1987《認同的污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自立晚報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

被引用紀錄


蔡佩含(2012)。社會介入‧自然寫作‧歷史敘事──以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為考察對象(1970~)〔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3/NTHU.2012.00243
阮俊達(2015)。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軌跡變遷(1983-2014)〔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5.0195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