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44.222.116.199
  • 學位論文

日治時期台灣漢文俠?事的階段性發展及其文化意涵?以報刊作品為考察對象

指導教授 : 廖振富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通俗文學是一部文學史建構、論述時不可忽略的文學類型,它屬於通俗文化的一環,遍及社會各階層,影響力不容小覷。日治時期的台灣,儘管處在殖民勢力的籠罩下,通俗文學也自有其發展軌跡。雖然由於語言管制、漢文發表空間侷限等各項不利因素,對當時通俗文學的發展造成不少負面影響;但從另一視角論之,這些現象卻也使得日治時期台灣通俗文學更充滿多元重層的複雜意蘊,值得深入研討。作為通俗文學範疇之一的日治時期台灣漢文「俠?事」,也可以放在這種文化語境中探究,諸如俠客精神的發揮、武技的想像,以及與政府、王法相抗衡的基本精神,都隱藏著諸多值得挖掘的文化意涵。 「俠?事」做為通俗文類的一環,它的發展,是透過報紙、雜誌的刊載而得以廣泛傳播,因此日治時期台灣報紙、雜誌的發展,與漢文「俠?事」的創作與發表有密不可分的關聯。 本論文以日治時期台灣漢文俠?事為論述焦點,首先討論台灣大眾傳播媒體與俠?事發展,兩者的密切關係。從多元文化的視角出發,台灣俠?事的形成帶有中國、日本和西方文化的色彩,成就漢文俠?事的興盛。但由於台灣的被殖民身份,傳統文人所使用的語言:「漢文」常受到殖民政府控制,因此,日治時期的漢文「俠?事」,並無法在穩定中順利發展,因而造成俠?事出現一度中衰的現象,進而在三0年代通俗報刊出現後產生變化;這種變化包括以下幾點特徵:其一,在時代潮流的影響下,終於出現以台灣為書寫背景的俠?事。其二,另一部份俠?事在殖民口號宣傳過程中,成為殖民政治下的附庸,背離身為一個俠客的基本精神;再者,而中國俠?事的文學傳統對台灣的影響,並未因政治現實的阻隔而中斷。再就傳播管道綜合觀察,透過書局的代銷和廣告、書單的交互運用,使台灣俠?事得以在日治時期維持多元呈現的特點。總結而言,俠?事在各階段的發展不但路徑不同,也展現出不同的複雜風貌。 最後,本論文從社會、文化各角度出發,討論「俠」做為文化符號時,在殖民地台灣所帶有的寓意,做為社會產物的「俠」,俠?事作者如何運用俠客、武術來表達自己的認同趨向,或是藉由武技的展示,表達出身為被殖民者的身體觀,並從中引深出對中國國體的渴望,俠?事整體所要呈現的,則是在虛幻、現實交插的烏托邦世界,而烏托邦世界的建構,則又導因於俠?事中的奇幻身體、江湖世界等,成為一個「眾聲喧嘩」的武俠世界。 關鍵字:俠、漢文、發展、文化意涵、烏托邦

關鍵字

漢文 發展 文化意涵 烏托邦

參考文獻


呂紹理:《展示台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台北:麥田,2005年。
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1998年。
毛文芳:〈情慾、瑣屑與詼諧:三六九小報的書寫視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6期,2004年12月,頁159-222。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台北:2001年1月)
柳書琴:〈傳統文人及其衍生世代:台灣漢文通俗文藝的發展與延異(1930~1941)〉,日本:日本台灣學會第七回學術大會會議論文,2005年6月。

被引用紀錄


王品涵(2010)。跨國文本脈絡下的臺灣漢文犯罪小說研究(1895-1945)〔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2fNTU.2010.02165
徐孟芳(2010)。「談」情「說」愛的現代化進程: 日治時期臺灣「自由戀愛」話語形成、轉折及其文化意義── 以報刊通俗小說為觀察場域〔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2fNTU.2010.01458
潘俊宏(2008)。臺灣日治時代漢文「武俠小說」研究--以報刊雜誌為考察對象〔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2fNTU.2008.03220
吳宗曄(2009)。《臺灣文藝叢誌》(1919-1924)傳統與現代的過渡〔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70895
林佳叡(2010)。製造英雄─以葉宏甲漫畫《諸葛四郎》系列為中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0215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