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44.197.195.36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文將莿桐地區戰後迄今之農業土地利用,依作物組合的雜異程度,分為低雜異度、高雜異度與單一作物等三個時期,以釐清本區在經濟結構轉型與交通運輸條件的改變下,農業土地利用的變遷趨勢與空間差異。並且試圖透過比較利益原則,分析導引本區作物組合變遷的原因。 本區的微地形起伏劇烈、土壤粒徑粗大、水旱災頻仍的原始農業環境,在歷經日治時期的改造後得到大幅的改善,戰後初期至民國50年代,在「肥料換谷」、「田賦徵實」等農業政策導引下,農業生產除滿足糧食需求外,亦是扶植工業發展的工具。各農家除種植稻米外,為增加糧食來源並增加現金收入,亦普遍種植甘藷、落花生、甘蔗、蔬菜甚至薄荷等作物,使得本區此時雖然呈現雜異度較低的三作物組合,但實際卻無明顯專業化生產的情形。 民國50年代中期以後,長期以來壓擠農業剩餘以輔助工業成長的政策方向,使農民普遍面臨農產品價格偏低、農業收入有限等問題;再加上畜牧生產走向企業化,使甘藷失去飼料作物的價值。此時本區的農民在大量深淺地下水井的助益下,日漸擺脫灌溉用水不足的限制,為提高農業經營收益並配合政府農產品外銷政策,逐漸減少甘藷、落花生等傳統旱作的種植面積,除了稻米之外,也開始選種市場價值較高的洋菇、蔬菜與香蕉、柑橘等果品類作物,這也使得本區在民國50年代中期以後的農業生產呈現較高雜異度的七作物組合。 民國60年代中期以後,臺灣經濟結構成功轉型成為以工商業為主的經營型態,農產品進出口貿易的頻繁,增加了國內農產品的競爭壓力,在市場經濟制度下,為提高利潤,農民必須考量作物生產的成本效益與市場價格,依比較利益的原則進行生產。是故,省工的稻米與高利潤的蔬菜,成為本區農民的首選。在交通運輸條件的配合下,各村的農業生產,逐漸統合成為以稻米與蔬菜類兩大作物為首的型態,作物組合不僅單一且帶有明顯的專業化色彩。 在莿桐地區戰後農業土地利用的變遷過程中,農民因應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的不同,而出現不同的農業經營型態。在這個過程中,區內的作物組合從高雜異走向低雜異,生產目的亦從自給轉向商業銷售,農業經營的功利色彩日漸濃厚,土地與農業經營的「神聖性」或許不在,然而人與地的緊密結合卻未曾消逝。

參考文獻


《台灣農作物生產成本效益分析》
余玉賢(1978),〈臺灣農業發展政策與措施〉,《台灣經濟研究月刊》,1(10):5-15。
陳正祥(1993),《台灣地誌》,台北:南天。
徐世榮、蕭新煌(2003),〈戰後初期台灣業佃關係之探討-兼論耕者有其田政策〉,《台灣史研究》,10(2):35-66。
陳鴻圖(2001),〈日治時期台灣水利事業的建立與運作-以嘉南大圳為例〉,《輔仁歷史學報》,12:117-152。

被引用紀錄


鍾沛鈞(2011)。從政治生態學探討農業政策與峨眉鄉發展間的關係〔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4087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