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80.155.163
  • 學位論文

幼兒家庭生活經驗

Children’s Family Life Experience

指導教授 : 廖鳳瑞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了解幼兒在家庭的生活經驗內涵,並探究家庭背景因素及幼兒個人因素對其家庭生活經驗之影響。「家庭生活經驗」指的是幼兒在學校外的活動內涵,在本研究以幼兒在學校外的家庭活動總時數、從事的活動、共同參與者以及活動時間長度為代表。採立意取樣方式選取就讀於台北縣公私立幼稚園的五歲大班幼兒共104 位,與樣本幼兒的主要照顧者進行一對一訪談,並採用「時間日記法」來了解幼兒平日與假日的家庭生活經驗。訪談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 檢定、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加以分析。根據本研究結果的分析與討論,本研究的重要發現與建議如下: 一、幼兒平日在家從事「個人照護」、「媒體使用」、「玩」、「學習活動」的時間最多,而「休閒活動」、「家務分工」最少,另一方面,幼兒在家獨自活動的時間是最多的,其次為與手足以及母親活動,與父親活動的時間最少。 二、幼兒假日從事「媒體使用」、「個人照護」以及「玩」的時間最多,而「家務分工」及「才藝課程」最少。幼兒在假日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增加許多,但與「父親」一起的時間仍相當少。 三、幾項值得擔憂之處:(一)媒體使用時間過長,運動/體能活動時間不足(二)學習時間過長,壓縮了幼兒「玩」的時間(三)家務時間比例低(四)母親仍擔負較多的育兒責任,父親參與時間少。 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分別對家庭以及未來研究提出若干建議,以期能提供給幼兒更適宜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林瓊楓(2005)。「 關掉電視 ,打開生活」:父母以身作則為孩子開啟另一扇生命之窗。台灣教育,636,50-52。
李嘉峰(2004)。親子共視,解讀黑盒子。教師之友,45(5),64-69。
卓石能(2004)。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生活適應 之關係研究:以高雄市原住民國小學生為例,原住民教育,35,77-108。
曾端真(2003)。中青兩代童年記憶中的家庭經驗。本土心理學研究,19,229-271。
姚奇(2007)。家庭少子化之隱憂。臺灣源流,38,1-4。

被引用紀錄


林秀瑜(2010)。學前幼兒對卡通故事的觀點之研究:兩個社經背景的比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11668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