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38.125
  • 學位論文

日治時期臺灣近代紀念雕塑人像之研究

指導教授 : 蔡錦堂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臺灣近代紀念雕塑人像的出現,始自日治時期由向西方學習的日本引入臺灣,使得臺灣一改過去多為宗教性的神像,開始有政治性質的雕像出現。且立於公共空間,也使得民眾對於公共領域有了新的認知。而紀念雕像的發展,大致可粗分為三段時期,雖言如此,三段時期彼此卻有相重疊的部分。1900年至1917年所立的紀念雕像,大多為官方所主導的中央官僚型紀念雕像。由於往往向民間募集資金,因此尺寸上也是最為宏偉。官方更利用儀式、文本等散布其意識型態。而約莫1916年到1945年,則是民間向官方學習模仿立像,民間社會藉由社會團體的組織,開始有資源財力來為己為人立像。而臺人雕塑家的崛起,也使臺人仕紳基於贊助年輕藝術家的心理向其委託立像。此時期出現了技術官僚、教化師長、警察消防、殖產事業、宗教關係、地方建設、民間私人等多元類型的紀念雕像。1935年臺灣總督府因始政四十周年而有首任總督樺山資紀銅像的記念事業。隨著戰爭的迫近與時局的變化,官方又再次重視紀念雕像的功能。除「君之代少年」外,二宮尊德與楠木正成在學校內大量出現,更為配合紀元二千六百年,而在數量尚達到高峰。但又隨著戰事加劇,金屬資源的不足。官方遂頒布金屬類回收令,使得銅像紛紛獻納,應召出征。而日本戰敗後又由於政權的轉移,許多雕像遭到破壞,或是留存的基座換上新的像主。

參考文獻


6. 鍾淑敏,〈政商與日治時期東臺灣的開發——以賀田金三郎為中心的考察〉,《臺灣史研究》,第11卷第1期(2004年6月),頁79-117。
11. 簡明山,《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土木技師濱野彌四郎對臺灣城鄉發展近代化影響之研究》,中原建築所碩論,2006。
5. 蔡龍保,〈長谷川謹介與日治時期臺灣鐵路的發展〉,《國史館學術集刊》,第6期(2005年9月),頁63-108。
5. 李王瀚,《生命‧政治‧神話─戰後台灣義人塑像》,成大歷史所碩論,2006。
3. 呂莉薇,《烈日之下的黃土水—雕塑作品的內涵與時代意義》,彰師大藝術教育研究所,2004。

被引用紀錄


楊子瑩(2015)。雕塑翻模作品的藝術價值及其博物館意義:以黃土水〈釋迦出山像〉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5/TNUA.2015.0001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