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1.171.235
  • 學位論文

李氏宗族與近代台南學甲地區之發展

指導教授 : 吳文星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在學甲地區的李家何以能在陌生、全然沒有憑藉的環境中逐步上升,其掌握什麼時機和環境?換言之,基層民眾追求上升流動,較容易掌握的契機可能是什麼?政權轉換李氏何以能維持不墜,其如何因應?這是本文想探究的課題。本文的研究方法為兼顧田野調查、文獻探討等。文獻探討主要為鄉土志與族譜分析。在田野調查方面,本論文擬探討李氏宗族在地方政治、經濟、宗教與教育文化的角色,因此在訪談對象的挑選這四大類的代表性人物為主。本文的架構如下:第一章先敘述研究的動機、方法及研究的目的。第二章首先敘述李氏宗族的源流,說明李氏族人如何從北方遷移至南方,進而遷入福建,最後移民台灣。移入並開墾學甲地區。第三章探討學甲地區李氏族人的發展,究明人口的自然繁衍帶來家族的興旺與擴大,進而以婚姻圈與收養為等方式維持並增強家族的力量。第四章分析李氏族人與近代學甲地區經濟發展的關係,第五章討論李氏族人與近代學甲地區宗教、教育發展的關係,分別由經濟、宗教、教育等層面探討,藉以了解李氏族人如何擴大在學甲地區的影響力,對學甲地區發展的貢獻。第六章分析李氏族人與近代學甲地區政治發展的關係,整理出明顯帶領學甲地區發展的領導階層,證明李氏族人上升流動成為地方領導階層,並進一步探討李氏族人得以脫穎而出的憑藉。第七章總結李氏宗族在學甲地區上升流動的原因。

關鍵字

學甲 宗族 李氏宗族

參考文獻


5.洪秋芬:日據初期臺灣的保甲制度 ﹙1895~1903﹚《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1期 1992
110.魏廉思著,吳育臻譯,〈日治時期的糖業移民聚落初探—以移民寮和農場寮為例〉,《環境與世界》,第4期,2000年。
47.梁鉅榮等著,《臺南縣之土壤》,臺灣省農業試驗所,1951年。
4.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 正中 1992 第一、二章
1.吳文星著 《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市 五南出版社2008年

被引用紀錄


何瑞玲(2012)。客家宗族與在地社會變遷-以新竹新豐鳳山崎何氏宗族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190320131444398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