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44.202.90.91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賴香吟,於九○年代崛起的「五年級」女作家。十八歲時初試啼聲便獲得聯合文學巡迴文藝營短篇小說首獎,並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吳濁流文藝獎和台灣文學獎,其小說創作可以說是備受肯定。著有小說集《散步到他方》、《霧中風景》和《島》,以及散文集《史前生活》。 寫作是賴香吟和外界溝通的方式,也是她與自我溝通的途徑,她認為文字比起面對面的溝通更能夠連接個體生命內在。對於寫作,賴香吟保持著認真而嚴肅的心情,甚至曾因對寫作的意義感到迷惑,而停止寫作活動。幸而她在到日本留學後,由於環境的改變而能換個方向思考,終於再次找回寫作的力量。 賴香吟在九○年代的女作家中,有著較為殊異的姿態。東年稱她是「能思想的年輕小說家」,黃錦樹說她是「屬於內向的世代」,賴香吟擅長描繪抽象的心靈風景,凝視自我內在。另外,她也書寫同代作家較少觸及的政治與歷史題材,但她並不是建構傳統的大歷史大敘述,而是採取個人小我的陰性書寫,藉以淡化大敘述的陽剛與尖銳。距離主流書寫較遠的她,反而自成一條文學書寫之脈絡。在小說之外,賴香吟也寫散文作品。然而在她的小說作品與散文作品之間,兩者的相似度極高,不只在主題內容上互為表裡,文類特點的界線也是模糊的,有時連她自己對這些作品也沒有明確的定位。 賴香吟呈顯出的是何種文學風格與寫作特色?在她的小說和散文之間究竟存在什麼樣的關聯?而賴香吟在九○年代女作家中的特殊之處何在?這些女作家間又是否有共同的特色?藉由對這些問題的探討研究,將能為賴香吟描繪出更為清晰的文學面貌。

關鍵字

賴香吟 九○年代 女作家 學運 歷史

參考文獻


柯雅雯《當代女同志文學的悼亡、自療與自我完成(1960~2003)》,台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林燿德,《重組的星空》,台北:業强出版社,1991年。
吳品誼,《臺灣五年級女性小說家身世書寫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所,2005年。
賴香吟,〈三少四壯集專欄〉,《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06年5月-2007年4月。
劉亮雅,〈跨族群翻譯與歷史書寫:以李昂〈彩妝血祭〉與賴香吟〈翻譯者〉為例〉,《中外文學》,第34卷第11期,2006年4月。

被引用紀錄


陳秀玲(2014)。張瀛太作品中之神話思維: 以「神話─原型批評」為研究框架〔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3%2fNTHU.2014.00266
鍾秩維(2014)。媒介與自白──賴香吟文學中的個人和國族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2fNTU.2014.01960
陳昱甯(2012)。當代臺日文學中的女聲研究──以賴香吟〈翻譯者〉與津島佑子《太過野蠻的》為觀察對象〔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2fNTU.2012.10545

延伸閱讀


  • 李正治(1998)。清漣詩稿鵝湖月刊(277),56-56。https://doi.org/10.29652%2fLM.199807.0009
  • 李正治(1998)。清漣詩稿鵝湖月刊(281),56-56。https://doi.org/10.29652%2fLM.199811.0008
  • 李正治(1998)。清漣詩稿鵝湖月刊(279),56-56。https://doi.org/10.29652%2fLM.199809.0010
  • 李正治(1997)。清漣詩稿鵝湖月刊(269),55-56。https://doi.org/10.29652%2fLM.199711.0011
  • 李正治(1999)。清漣詩稿鵝湖月刊(288),56-56。https://doi.org/10.29652%2fLM.199906.0011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