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1.88.249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98年提出「學習四大支柱」:品格、體力、創造力、閱讀語言,作為各國在培養孩子面對未來的基礎關鍵能力。其中,「品格」位居首要能力,可見「品德」已經成為今日職場的重要競爭力。孔子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指出有德的君子是「文質彬彬」的高雅之人,是「明辨義利」的磊落之人,是「和而不爭,與人為善」的良善之人,更是「不可小知,而可大受」的有為之人。而且,當人不得不向命運低頭,面對人生必然有的困窮,《論語‧衛靈公》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唯有君子能時窮而現節,保有令人激賞的行為操守。所以,現在這個物質富裕而心靈饑荒的年代,「君子」概念不是儒家所唱的高調、也不是傳統社會的古調,而是需要深耕久耘的道德重整內涵。如何像〈窮困以時〉所說:「窮達以時,德行一也……君子敦於反己。」在走投無路,覺得人生掉進一片無止盡的黑暗時,不因此灰心喪志而忘記初衷、不因此怨天尤人而怨聲載道、不因此偏激憤恨而誤入歧途;仍舊能以積極的、正確的心態去面對、去相信、去實踐、克服,而轉逆為順,可說是君子概念重要的時代意義。 本論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對研究材料十四篇「郭店儒簡」與研究主題「君子」加以蒐羅、整理、了解。 第二章,以《論語》、《孟子》、《荀子》以及與《子思子》相關的四篇文章〈緇衣〉、〈表記〉、〈坊記〉、〈中庸〉為材料,探討先秦儒家「君子」的義涵演變,以及君子道德修養的境界層次,作為第五章先秦儒家「君子」說比較的依據。 第三章,為本論文的重心。從〈五行〉和〈性自命出〉兩篇簡文,探討郭店儒簡「君子」的核心概念。首先,先從此二文全面探討「君子」內聖修持的歷程與內涵。接著,從簡文中涉及「君子」的相關概念,詳細探討「君子」內聖修持的十大要目。將此章的範圍界定為〈五行〉和〈性自命出〉二文的原因有三:一、因為〈五行〉是郭店儒簡中,代表思孟學派的關鍵簡文。二、因為〈五行〉牽涉簡帛經、說文的相關問題,較為複雜。三、〈性自命出〉中「君子」僅出現3次,但〈五行〉的出現次數佔全部儒簡的一半之多;二者的「君子」內涵皆偏向人格修養的「內聖」歷程,其他十二篇簡文的「君子」內涵普遍偏向「外王」的內涵,因此,茲以這兩篇簡文作為本章的探討重點。 第四章,亦為本文的重心。以〈五行〉和〈性自命出〉外的十二篇簡文為材料,探討其中「君子」的義涵。其中,又以〈君子於教〉(即〈成之聞之〉)、〈六德〉和〈唐虞之道〉為關鍵的三篇簡文。本章先探討「君子」外王修持的歷程與內涵;接著,從簡文中涉及「君子」的相關概念,探討「君子」外王修持的三大要目,進而發現,簡文中的君子道,其實是一條內聖外王兼行之道。 第五章,以第二章和第三、四章為材料,比較先秦儒家和郭店儒簡之間,君子意涵的異同,藉以了解郭店儒簡「君子」在先秦儒學傳世典籍中的因承與轉化。 第六章,全文結論。

參考文獻


〈論孔子的「君子」概念〉,林義正,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33期 ,1984年12月
《儒家理想人格與中國文化》,朱義錄,上海:復旦大學,2006年
〈《詩經》中「君子」的事例及言行特質〉,林葉連,興大中文學報 ,19期 ,2006年06月
〈孔子的君子論〉,蔡茂松,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報 ,25 期,1999年12月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緇衣〉研究》,袁國華/

被引用紀錄


李冠廷(2012)。「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新考──先秦到西漢文獻詮釋的考察〔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91214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