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1.165.246
  • 學位論文

帝國之守──日治時期臺灣的郡制與地方統治

指導教授 : 戴寶村 詹素娟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郡為介於州與街、庄之間的行政層級,在戰後初期改制為區,旋即裁撤。惟縱觀日治時期的地方行政區劃,長期為三級制的構造;即使是1901-1920年間的二級制,亦設置虛級的「中間機關」──即中級地方行政區劃。「中間機關」在戰前地方制度中的存在,反映「日本型地方自治」的官治成份;不論在日本母國,抑或是作為殖民地的臺灣,皆在「地方自治」中置入監督力極強的「安全裝置」,圖謀將地方社會的意思限縮在國家意志的框架內,以鞏固國權──亦即天皇大權。 本文內容大要為二:首先,分析郡制的沿革與特色,以明白總督府設置「中間機關」的意圖。與日本本土相較,臺灣的中間機關有其特殊性:自1898年(明治31)辨務署制度以來,便維持警政與一般行政合流的構造。在1920年(大正9)以前,由於地方制度為純粹的官制,國家行政幾由作為警察機關的地方官廳貫徹執行;這種做法逐漸無法應付政經環境日益複雜的臺灣情況。惟在這段時間,總督府將臺灣拓墾以來的街、庄、社自然村,透過「街庄合併」的方式,改造為制度化的行政村;此舉無疑奠定「地方團體」創出的基礎。 街庄地方團體的成立,為1920年「地方自治」的目的。唯總督府的真意並非賦予民權,而是藉由地方團體遂行國策,撙節國費的開支。故1920年以後,郡役所作為中間機關,較之前的辨務署、支廳扮演更吃重的角色。郡制與「街庄制」的連瑣關係,使總督府可以透過「地方自治」掌握地方社會的動向,並將之導向符合「國家公益」的終點,而不致於「脫軌」成民權運動。故透過超然於街庄團體的郡制,官僚行政得以和地方社會整合,並因郡行政的統合作用而形成郡域的公共關係。 第二,除了釐清郡在「地方行政」上的職權,本文亦探討郡作為「行政區劃」的空間性質。郡行政所產生的公共關係,使得郡界不只是地理界線,更是為人認知的立體空間。在郡行政的作用下,街庄團體透過郡當局指導的「地方自治」,逐漸增強行政村的共同體意識;而同郡各街庄的利害關係也獲得調整,使郡域的同調性為之強化。在此基礎下,郡雖無地方團體資格,仍可透過行政的統合力量,主導各種地方事業。 臺灣郡制始終未地方團體化,惟此不代表郡制為消極的行政監督機關,反而更凸顯「官製自治」的事實。地方團體創出地方財源,並吸收地方社會領導階層;卻受制於郡行政,被納入官僚體系的支配當中。日治末期,在戰時體制的需求下,郡又成立各種郡級公共團體,更使街庄淪為官治的輔助機關。要言之,臺灣郡制若以官治的角度來看,係為日本郡制的改良;而其型塑出的公共空間極具可塑性,直到戰後才因制度的斷裂而遭到解構。

參考文獻


臺灣省地方自治誌要編輯委員會
1965 《臺灣省地方自治誌要》。臺中:臺灣省地方自治誌要編輯委員會。
1938 《臺灣地方制度法規輯覽》。臺北:臺灣地方自治協會。
1999 《臺灣地方自治》。臺北:成文。1895年原刊。
2005 《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麥田。

被引用紀錄


江博鴻(2017)。從建築管理的觀點探討臺灣建築師制度形成的過程1845-1970's〔博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7.00326
蔡芷欣(2015)。臺灣現行村里制度研究—以新公共服務觀點論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5.11151
陳怡宏(2014)。臺灣農村的「皇民化」-高雄州「部落」社會教化團體的運作〔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4.0000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