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9.31.73
  • 學位論文

從認識到認同:晚清中國朝野對德國軍事能力的認知(1861-1890)

指導教授 : 呂芳上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中國對德國起先的印象是從一個「歐洲弱小國家」開始,1861年,當普魯士也想與中國簽約,以取得和英國、法國等的同樣權力時,中國其實並不想,因為她認為普魯士只不過是個歐洲小國,憑什麼與其他歐洲強權相提並論。然而,普魯士對外戰爭的獲勝,讓中國開始轉變對普的態度。加上當時普魯士對中國使節團表現出相當友好的一面,讓中國對普魯士的印象已經是非常深刻。 1871年,普法戰爭後,由普魯士一手建立出來的德國,一夕之間轉變成歐洲強國,這帶給了中國非常大的衝擊。中國剛好處於同光自強運動時期,故她對於這種國力「竄升」的國家就有著相當濃厚的興趣。而這一道濃厚的興趣,也就告訴我們,中國對德國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軍事」,這是因為他的統一過程,主要是由三場對外戰爭獲勝取得。 中國對德國的軍事印象之深厚,也促成了她無論在武器方面,或是在軍事人員方面,都大量使用「德國貨」。原因如下: (一)客觀角度論。如克魯卜火砲(Krupp)及毛瑟火槍(Mauser)等,就品質而論,是各國武器中,精品中的精品,中國採用乃是無庸置疑。 (二)德國的態度。德國對華的態度一直相較於其他強權都是比較友善的,這或許是因為德國首相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知道中國市場對德國的重要性,而他也想利用中國牽制法國的力量或分散法國在歐洲的注意力。 (三)中國的態度。晚清不少人都對德國武器讚譽有加,也為德國武器打響知名度。而軍事人員的交流,則以李鴻章為主要討論者。李鴻章對於德國的軍事能力也是讚不絕口,他大量聘請德國人在華工作,甚至在光緒年間,兩次派遣學生到德國作軍事留學。應該注意的是,雖然李鴻章對於兩國間的軍事交流很重要,但是若沒有「德國的主動性」(德國態度與駐華公使作用),及其他華人在幕後的推動,中德間的軍事交流也不會如此頻繁。 不過,在所有的軍事交流中,比較特殊的個案是「海軍」。世界各國都認為,英國一定是海軍最強國家。但光緒年間,中國向德國購買的軍艦數量,竟然遠超過向英國購買的數量。一部份原因是英國在華的矛盾政策,這致使德國有機可趁。加上中國在李鴻章主導下,軍艦多半都向德國購買。不過,多數的晚清人士還是認為英國的海軍能力比較好,故中國在海軍方面的親德,只能算是李鴻章的主導。這裡也延伸出英國與德國在中國的軍事市場三方角力之局面問題。 最後,對德國的軍事印象是可以相當廣闊地延伸,例如在外交層面,他促成一種「親德」政策的可能性。中國確實曾在光緒年間想拉攏德國去對付其他國家。不過,中法戰爭後,中國對德國不理睬態度相當失望,致使在外交走向上也傾向不再與德親密。但需注意的是,這並不影響中德的軍事交流。意即,軍事印象與外交想像,是「相關聯又獨立」的兩個個體。 教育與政治是由軍事印象延伸最明顯的個案。在教育層面,中國看到德國的軍事教育之成功,也聯想到學校教育之提倡。不過,光緒末年雖然頒佈了教育章程,但其教育體制並未依照德制辦理。也因此,中國提倡德國的教育制度,其實也只是在書中討論而已。在政治方面,普法戰爭之獲勝,德國之強,統治者被認為是重要的關鍵,故威廉一世與俾斯麥的形象也在中國廣為流傳。顯然,中國對於國內出現威廉一世與俾斯麥,一直抱著希望。 這一連串的軍事印象及其延伸,也可說是德國軍事印象「塑造」之成功。就事實論,德國不僅對中國的軍事、國防影響甚鉅,連民國初年的政壇影響也很大,當時政壇人物,多半都是留德出身。其實不只是晚清,延續到民國,中國都在追求自立自強,這絕對仍與「軍事」脫離不了關係。

關鍵字

清朝 德國 李鴻章 軍事 軍備 政治 外交 教育

參考文獻


余文堂,〈元、明兩朝漢文典籍與圖籍中對「德國」的敘述〉,《興大人文學報》,39期(2007.9)。
Schrecker, John E. Imperialism and Chinese Nationalism, Germany in Shantung. (Cambridge, 1971)
王家儉,〈德意志帝國對於晚清軍事現代化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27期(1999.6)。
李國祁,〈清季自強運動前期國人對西方的認識與其改革思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7期(1989.6)。
王家儉,〈李鴻章對於中國海軍近代化的貢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6期(1988.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