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4.205.142.9
  • 學位論文

戰時體制下的警察與臺灣社會(1937-1945)

指導教授 : 蔡錦堂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向來對日治時代臺灣警察的研究多偏向於制度層面,時間集中在1937年以前;對於日治後期警察的研究,多數關注於「經濟警察」,甚少及於其他,且使用的資料多侷限於官方文獻與檔案、《臺灣民報》及部分文學作品。 因此本文利用大量的官方檔案、警察文獻、報刊雜誌、時人日記、自傳、回憶錄、口述歷史,一方面描寫日本統治後期警察制度轉變的過程,另方面彙整諸多實例,透過「警察與經濟統制」、「警察與社會監控」兩個層面的探討,分析戰時警察在經濟統制和思想言論管控上的任務、職權、執勤實態,並且論及民眾的觀感與應對之道。藉此觀察殖民地警察的角色,以及與民眾的互動關係,俾能適切掌握戰時警察對臺灣社會的作用和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因應戰爭需求而新增的經濟統制、兵事、防空、防諜等重要事務,全部委交警察辦理,顯見殖民政府的統治相當倚賴警察協助。「警察萬能」的特色在戰時更是被發揮得淋漓盡致。此外,當殖民政府賦予警察過多的權限及任務,警察與民眾的接觸更為密切廣泛時,臺灣民眾被警察要求負擔沉重的勞役與供給國家所需物資,並且受到極度不自由的經濟管制和嚴密的思想言論監控。來自國家的暴力,透過警察直接壓迫民眾,使得警民互動過程中,大小衝突不斷,警民關係呈現高度緊張的狀態,也造成民眾普遍畏懼、厭惡「大人」的現象。

參考文獻


施添福,〈日治時代臺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以民雄地方為例〉,《臺灣史研究》8:1(2001.6),頁1-39。
李幸真,〈日治初期臺灣警政的創建與警察的召訓(1898-1906)〉(國立臺灣大學
李慶西,〈日本據臺時期警察的職權〉,《弘光護專學報》9(1981.6),頁66-74。
寺奧德三郎著、財團法人日本文教基金會譯,《臺灣特高警察物語》(臺北:文英堂,2000)。
巫靜怡,〈日治末期溪湖人的戰爭經驗(1937-1945年)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 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200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