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8.204.208
  • 學位論文

禮儀之爭時中國教友對人性與禮儀的論述及其身分性: 以夏大常為中心

Chinese Catholics’ Discourses of Human Nature, Rites, and Their Identities during the Chinese Rites Controversy: Mathias Hsia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 : 潘鳳娟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在討論明清傳教士在華傳教史的過程當中,倘若單方面僅就傳教士及其傳教事蹟與過程,而忽略掉傳教過程當中的中國教友,便無法更為全面的瞭解其中深刻之處。本論文即從明清之際中國教友夏大常其人進行切入,從其生平與時代脈絡,其對於人性論的詮釋,以及其對於禮儀問題的詮釋這三大主軸,來歸結中國天主教友的身分性與其對於人性和禮儀的詮釋之間的關係。 在人性論的詮釋這個面向,夏大常先從人在天主恩典之下得到靈,而後又以靈、肉位階高低,本性與超性之間的分和關係,來證成靈性的至高性與重要性,以及肉體為罪惡的來源。而人在於肯認一天主以後,就應感激天主所給於的恩典,並竭盡己身力量,努力求善,而透過「默想」工夫,以及告解的實行這樣子地一個親身實踐,天主教的「超性」與中國的「本性」,最後得以在共同求善的過程當中,進行融通。而釐清夏氏對於所謂人性論的一種探討,其實是在於一種雙重身分性底下來進行論述的,從性分本性、超性,以及其當中的分合關係和所屬傾向,最後透過本性、超性並重,夏氏成功融通原本有所歧異的性論,而以求善為共同目標。 在禮儀問題的詮釋這個面向,夏氏探討祭祀內涵時,夏大常以為祭祀其內涵即在「追養繼孝」、「事死如生」,整個中國禮儀所關注的焦點並非在於迷信或者祈福,而是追思孝親,以父母為重的一種孝順表現。從稱天主為「大父母」,己身父母為「小父母」這一點,夏大常以為敬仰天主與敬奉父母均屬必要的追求。本論文最後指出中國教友的身分屬性,是一種容納了不同立場,不停動態轉換的轉化性(transformative)身分。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祝平一:〈身體、靈魂與天主:明末清初西學中的人體生理知識〉,《新史學》,第7卷第2期,1996年6月,頁47-98。
黃一農:〈明末清初天主教傳華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新史學》,第7卷1期,1996年,頁137-169。
金芙安:《天主教要理問答在晚明中西文化交流對話中的角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7月。
陳聰銘:〈1930年代羅馬教廷結束「禮儀之爭」之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
黃一農:《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5月重印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