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1.13.255
  • 學位論文

劉永福形象研究----以乙未戰役為中心

指導教授 : 施志汶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文透過分析各式描寫劉永福的文本,來解析劉永福「民族英雄」形象建構的過程與時代背景。 劉永福在臺灣民主國當中身居要員和日本對峙,也是後來民族英雄形象著墨最多的地方,也是形象建立之基礎,1895年當時與其後都有人著書描寫該事件。時人著述如《瀛海偕亡記》、《臺海思慟錄》、《割臺記》、《讓臺記》、《魂南記》等乙未割臺前後知識份子的紀錄便對劉永福產生兩種不同的評價。與此同時,通俗作品如《劉大將軍平倭戰記》、《劉大將軍臺戰實記》等民間文本則以誇張渲染的方式描寫劉永福攻克日軍的情況。其後歷史學者如羅香林、曾廼碩、梁華璜、黃秀政、吳密察、張守真等人對該段歷史展開研究。這些研究成果直接或間接成為每一代人對於劉永福的集體記憶,而劉永福的形象也在國族主義昂揚以及政府推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有意的操弄之下,從抗法禦日的將軍成為抗日民族英雄,僅呈現正面形象在世人眼前。隨著臺灣中心史觀逐漸確立且蔚為潮流,若以臺灣主體意識觀之,劉永福在臺灣無任何實際戰績,學者們對於劉永福開始有不同於過去的看法。 除了史學研究之外,教科書是形塑國人共同歷史記憶最佳的工具,影響力最普遍也最大。因此教科書的內容是經過一定標準與價值的篩選最後保留下來的,分析教科書的內文可以了解國家想要傳達的教育內涵,對於劉永福形象的形塑有極大的影響。劉永福在國中小教科書中一律以正面形象呈現,足見政府致力將大中國史觀植入教科書編寫並且打造社會集體記憶。

關鍵字

劉永福 形象 集體記憶 乙未戰役

參考文獻


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頁53-80。
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
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
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