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3.17.128
  • 學位論文

政治與食品-現代國家治理下的臺灣糕餅業(1895-1980)

指導教授 : 蔡淵洯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研究以整體政經環境與政策變遷來探討臺灣糕餅業發展,從「國家機器」、「政策法規」、「意識型態」三方面切入分析,藉由國家糕餅政策的制定、生產消費管理和食品的利用,來看國家自主性、國家職能性與政策網絡功能。將日本統治以來,國家機器對於糕餅業所採取的管理政策做系統性整理、分析,以釐清各項政策、措施之經緯,分析政府、糕餅業者、消費者間的相互關係,並探討公權力介入民間食品的目的,以及統治政權如何透過公權力和法律的力量來掌控糕餅業。尤其著眼於研析政府制定糕餅政策之用意,試圖說明國家權力、政策和制度規範等政治力量對糕餅業何種影響,進而闡述政治與食品間交互關係,以呈現日治時期與戰後國府反共抗俄時期臺灣糕餅業的發展概貌。 不論是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日本總督府或是反共抗俄時期的國民黨政府,對於臺灣糕餅食品的管理,國家會經由各項政策制定過程中,加入其本身要追尋的目標與利益,主動與積極地設法達成國家目標,充分展現國家的自主性與職能性。尤其是在戰爭特殊時期,日本總督府面臨中日戰爭,而國民黨政府面臨反攻復國戰爭,國家的自主性與職能性更是強化,管制的項目因此擴展到食品。

關鍵字

政治 食品 糕餅 菓子 糕餅業

參考文獻


39. 陳玉箴,〈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階級與文化展演:日治與戰後初期的「臺灣菜」〉,《臺灣史研究》,15卷3期,頁139-186。
18.莊欣華,〈日據時期台灣節令之食俗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2004年)。
1. 于佩玉,〈臺灣客家節令及其食俗文化研究〉(淡江大學漢語文化暨文獻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25.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
23.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被引用紀錄


葉玉玲(2014)。北埔客家糕餅的文化意涵:以隆源餅行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2/NCTU.2014.0089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