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169.50
  • 學位論文

日治初期水產政策的推動:水產博覽會對臺灣水產業的影響(1895-1910)

指導教授 : 陳國棟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博覽會的概念由歐洲興起,在近代日本派出外交使節團與歐洲各國商討外交問題,並學習西方新知、技術和制度時,由外交使節團將該概念帶回日本,對於急需富國強兵的日本來說,博覽會正是一項能夠殖產興業的利器,但基於在國力不足與保護國內產業的前提下,日本捨棄舉辦當時蔚為風潮的萬國博覽會,取而代之的是能夠刺激日本國內產業競爭的內國博覽會。然而在第一次及第二次的內國博覽會中,水產業被劃入農業一項,為了能夠提升水產業的技術、交流各地的漁業資訊,日本決定在1883年舉辦第一次水產博覽會。1895年,臺灣因馬關條約割讓給日本,而剛接收臺灣沒多久的臺灣總督府,隨即面臨著1897年要參加日本水產博覽會的重責大任。這場水產博覽會迫使總督府不得不快速了解臺灣水產業的現狀,並在會場上大力宣傳臺灣,同時在參與博覽會的過程,總督府不但了解到當時臺灣水產業的不足之處,更善加利用博覽會的教化功能,派遣以臺灣人為主的考察團參觀博覽會。博覽會結束後總督府則針對臺灣水產業不足之處逐項改善。

關鍵字

水產 博覽會 漁業 總督府 水產政策

參考文獻


鄭博文,〈清代臺灣鹽專賣制的建立與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胡興華,《話漁臺灣》,臺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2000。
胡興華,《躍漁臺灣》,臺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2004。
蔡昇璋,〈戰後初期臺灣的漁業技術人才(1945-1947)〉,《師大臺灣史學報》,期3,2010年3月。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市:麥田,2005。

延伸閱讀